[实用新型]一种脱硫与排烟功能合一的烟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7513.3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常熹钰;郑德明;杨凤仙;袁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通无腐烟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舒欣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功能 合一 烟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囱,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与排烟功能合一的烟囱。
背景技术
面对湿法脱硫以后的烟气排放问题,我国冶金、化工和热电等有关企业采用的一种方案是在脱硫塔顶部构建一定高度的烟囱进行排放,与另行建造烟囱相比,该方案具有烟气流经通道短,烟气的热能和动能损失小,抬升能力强,节能效果好,建设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
但是,由于烟囱在脱硫塔顶部构建的高度一般不高,烟气的排放高度低,加之烟气中含水,因而给环境带来“酸雨”问题,特别是在气温低的冬季,问题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烟气热能和动能损失小,抬升能力强,节能效果好,建设成本低,而且能有效解决严重酸雨问题的脱硫与排烟功能合一的烟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硫与排烟功能合一的烟囱,包括脱硫塔和排烟筒体,所述排烟筒体设在脱硫塔的上方,通过锥段与脱硫塔相连,所述排烟筒体的烟气进口处设有除水结构,所述除水结构由中心管和导旋板组成,所述导旋板安装在中心管上,安装升角为10~90o(优选50~70o,更优选60o)。
进一步,所述导旋板为4~8条。
进一步,所述中心管为空心管。
进一步,所述排烟筒体的内衬除水结构的上方表面设有螺旋线结构,所述螺旋线结构是横断面为L型的长条形结构,L型夹角为60~90o(优选65-75o ),高度≤150mm。
进一步,所述螺旋线结构的数量为4~16条,上仰角度为45~90o(优选60-70o )。
进一步,所述除水结构、螺旋线结构由玻璃钢等耐酸防腐材料制成。
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使烟气流动由原来的轴向改变为周向流动,利用旋转烟气的离心力、流动方向改变的惯性力、以及液滴碰撞、凝聚、粘附的原理大幅度降低烟气中的含水,此后以旋转的方式排出烟囱,能有效解除酸雨发生的基本因素,具有无腐蚀,环保效果好,造价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除水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脱硫塔1和排烟筒体4,所述排烟筒体4设在脱硫塔1的上方,通过锥段2与脱硫塔1相连,所述排烟筒体4的烟气进口处设有除水结构3,所述除水结构3由中心管7和导旋板6组成,所述导旋板6安装在中心管7上,安装升角为60o,所述导旋板6为4条;所述中心管7为空心管;所述排烟筒体4的内衬除水结构的上方表面设有螺旋线结构5,所述螺旋线结构5是横断面为L型的长条形结构,L型夹角为75o,高度120mm;所述螺旋线结构5的数量为8条,上仰角度为60o。
所述除水结构3、螺旋线结构5均由玻璃钢制成,当然,也可由其它耐酸防腐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通无腐烟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通无腐烟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7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OC空气品质控制器
- 下一篇:空调器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