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战斗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5952.0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远;高欣飞;朱艳辉;高秀兰;肖永乐;李汉静;耿利省;武军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天圣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2/10 | 分类号: | F42B12/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战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武器装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战斗部结构。
背景技术
战斗部是各类弹药和导弹毁伤目标的最终毁伤单元,主要由壳体、战斗装药、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组成。现代战争对战斗部的杀伤威力或毁伤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优化引信与战斗部的配合。破障杀伤战斗部是一种靠动能穿透目标,穿障后在引信作用下起爆,形成杀伤破片,毁伤目标后面的敌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的弹丸。
为适应局部战争复杂的战场环境和反恐作战的需要,现有的破障杀伤战斗部一般是采用多级装药的串联式战斗部。这类战斗部是靠炸药炸穿障碍、以随进杀伤弹丸实现杀伤效果的。例如:美国的扩孔弹、德国的街垒/巷战榴弹和俄罗斯的非制导火箭弹等。这种多级串联战斗部有两种或三种独立的、作用原理不同的装药设计以及两个引信,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多级串联战斗部的破障级(第一级或第一、二级)的破障机理是靠成型装药,在目标前面爆炸穿孔,而这将在目标前面产生较大的附加毁伤,从而限制了该武器在城区巷战和反恐作战中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战斗部结构,以解决多级串联战斗部存在的结构复杂和作用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战斗部结构,包括涡轮发电机、侵彻体、药柱、连接导线和引信,以所述侵彻体作为弹壳,在所述侵彻体的前端分别开有与侵彻体内腔相通的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涡轮发电机位于所述侵彻体内腔的前部,所述引信位于所述侵彻体内腔的后部,所述引信的连接线与所述涡轮发电机的导线连接在一起。
所述引信螺纹连接在所述侵彻体内腔的尾部。
在所述侵彻体的前端开有吹动所述涡轮发电机转动的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零部件均装在侵彻体内,侵彻体作为战斗部的外壳;涡轮发动机位于侵彻体内腔的前部,在弹丸飞行时,气流通过侵彻体的进气孔吹动涡轮使涡轮发电机发电,电能通过连接导线传给引信,使引信电路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动能破障原理,战斗部的全部零部件均安装在侵彻体内,取消了侵彻体外部的整流用弹壳,实现了弹、引一体化,可在小型动能破障弹上配用。本实用新型减除了无效重量,提高了有效质量比,结构更加简单;这种设计既简化了破障杀伤战斗部的结构,又适合在重量要求高的小型弹药上使用,因而更适合在城市巷战、近战以及防恐作战中使用。本实用新型依靠涡轮发电机发电提供电源,使引信的电路设计更加自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涡轮发电机1、侵彻体2、药柱3、引信5,侵彻体2作为弹壳在最外层;在侵彻体2的前端开有2—4个与侵彻体内腔相通的倾斜的进气孔7,并开有数量相同的与侵彻体内腔相通的出气孔6,以形成气流通道,吹动涡轮发电机转动,使电机得到足够的气流动力,并且还不至于减弱侵彻体头部的强度。涡轮发电机1安装在侵彻体内腔的前部,其次为药柱3,引信5位于侵彻体内腔的后部,与侵彻体内腔的尾部螺纹连接在一起。在侵彻体内腔的侧壁上开有轴向的线槽4,以承接涡轮发电机1的导线,引信5在装入后,其上的连接线与涡轮发电机1的导线连接在一起,形成电连接。
在侵彻体1的后部外壁上车制有外螺纹,在螺纹连接上尾翼之后,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弹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天圣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天圣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5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脂厂正己烷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覆铜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