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5689.5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丰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丰印 |
主分类号: | A47G29/00 | 分类号: | A47G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物架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改良结构,尤指一种置物架具有一U形支撑架,该支撑架两端头具有管形体供弹性圈杆体穿合,管形体的内管壁形成一抵顶段长度,成线抵触支撑弹性圈的涡旋形杆体,该弹性圈不需多点支撑即可保持稳固不晃动。
背景技术
公知的置物篮架,大多如图1所示,为:设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螺栓件3、弹性圈5所构成。其中,弹性圈5设成立体涡形状并形成容置部6,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设成U形状,其两端则设成卷曲部4,而形成具有穿孔;其组合为将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十字交叉叠合并由螺栓件3螺合,将卷曲部4的穿孔穿入弹性圈5的杆体,而使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及弹性圈5结合一体。上述,其实存在有下列缺点:
(1) 弹性圈5杆体通过卷曲部4穿孔,穿孔与弹性圈5成点接触(两圆杆垂直交叠成点状接触),弹性圈5必然需要依赖三个卷曲部4以上支撑点,弹性圈5才能保持平衡稳固不晃动,否则形成翘翘板不稳固,故,其U形支架需两支以上方能满足所需卷曲部4的数量,产生构件较多,造成组装较复杂的问题。
(2) 贩卖时需将产品零件拆解、包装,构件多必造成重量较重、体积较庞大,在出货时,同等载重量下,产品包装堆栈数量相对较少,致成本较高。
又,公知置物篮架有另一形态,为:设单一U形支架、支架两端头枢接弹性圈成两端点支撑,再利用弹性圈下方设有勾件勾合U形支架底部,虽可使弹性圈保持稳固不晃动,但此做法也需增加构件,从而增加重量及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置物架改良结构,可减少对弹性圈的支撑点,简化零件,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物架改良结构,包装产品零件时,重量轻、体积小,因此可降低载运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置物架改良结构,其包含:一支撑架,两端头设有管形体,该管形体具有穿合孔,该穿合孔内管壁形成抵顶段,该支撑架底端设有螺柱;一弹性圈,该弹性圈包括涡旋形杆体,该涡旋形杆体穿入支撑架两端管形体的穿合孔,与支撑架组合为一体,该弹性圈受重力向下弹性拉伸形成容置部;一底座,中心具有使支撑架底端的螺柱穿入的穿孔,并配合螺帽锁合一体。
作为优选方案,该管形体为圆管。
作为优选方案,该管形体为多边形管。
作为优选方案,该支撑架设成全圆周形态。
作为优选方案,该支撑架设为板片状。
作为优选方案,该支撑架设为圆杆状。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只需一U形支撑架两端的管形体支撑弹性圈,不需多数量(三点以上)支撑点即可保持弹性圈平稳,故可减少构件,使组装更简单、容易。
(2) 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构件少、重量轻、体积小,载运产品数量增多,相对成本降低,可提升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置物篮架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的组合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的管形体侧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的管形体俯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的支撑架成全圆周实施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的支撑架成圆杆状实施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架改良结构的支撑架成圆杆状全圆周实施例图。
【符号说明】
1 第一支架 4 卷曲部
2 第二支架 5弹性圈
3 螺栓件 6 容置部
10、20、30、40 支撑架 13螺帽
11 管形体 14 底座
110 穿合孔 141 穿孔
111 抵顶段 15 弹性圈
12 螺柱 16 容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丰印,未经陈丰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5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