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导轮更换毛辫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4417.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董芙蓉;臧秀娥;史奉军;刘洪美;王月华;李新波;庞军;袁建贞;孙伟;许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芙蓉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7 山东省东营市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导轮 换毛 辫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机导轮更换毛辫子装置。
背景技术
抽油机毛辫子是由钢丝绳、底部铅柱制作而成,它是传递抽油机动力的重要柔性部件,通过与悬绳器连接,带动抽油杆及井下活塞做垂直往复运动,从而将井内液体抽出到地面。
抽油机毛辫子承受着整个井下抽油杆柱及液柱的重量,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毛辫子就会发生起刺、断裂现象,这时候就需要及时更换新毛辫子。
更换毛辫子时,需要操作人员在抽油机驴头处操作。常用方法是将旧毛辫子卸下后,用引绳将新毛辫子拴好,靠驴头上的操作人员拉上去,挂在驴头的悬挂器上。操作人员在驴头上全靠自身力气往上拉,费时费力不说,还得侧身操作,由于是在高空操作,侧倾时容易造成身体的重心偏移,存在着相当高的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抽油机导轮更换毛辫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油机导轮更换毛辫子装置,包括立板、支撑板,导轮、轴和顶丝;两块立板与支撑板两端连接,导轮装在轴的中部,轴的两端与立板的上部连接;顶丝设在两侧立板的下部。
作为优选,立板与支撑板的两端焊接。
作为优选,轴的两端设有螺纹,轴用螺母装在立板两侧。
作为优选,顶丝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母与立板外侧焊接,螺栓头端穿过立板向内侧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安装轻便。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更换时间也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至0.5小时,驴头上方操作人员也不需把身体探出驴头外侧来用力拉毛辫子,即增加了安全性,又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机导轮更换毛辫子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机导轮更换毛辫子装置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中,1-螺母,2-立板,3-螺母座,4-螺栓,5-导轮,6-轴,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抽油机导轮更换毛辫子装置,由立板2、支撑板7,导轮5、轴6和顶丝组成。
其中,两块立板2与支撑板7的两端焊接成工字形架,导轮5装在轴6的中部,轴6的两端设有螺纹,轴用螺母装在立板两侧。
在图2中,两侧的立板2的下部各设有2个顶丝。顶丝包括螺栓4和螺母座3,螺母座3焊接在立板的外侧,螺栓4头端穿过立板2向内侧伸出。
两侧立板的距离与驴头顶部的宽度相适配,以便立板外侧的顶丝能够卡住驴头顶部。
使用方法:
1)首先将该装置安装在驴头顶部,用四个顶丝卡死在驴头两侧。
2)驴头上操作人员将引绳放置在导轮上,拴好旧毛辫子,由地面操作维修人员拽动引绳,将旧毛辫子放下。
3)地面操作人员再将引绳与新毛辫子连接好,拽动引绳,使毛辫子匀力上行,到达驴头位置时,上方操作人员将毛辫子挂在悬挂盘上即可。
本实施例安装很简单,驴头上方的操作人员用时3分钟即可将抽油机导轮更换毛辫子装置安装完毕。更换操作也很快捷,整个完成毛辫子更换仅花费28分钟。
在更换毛辫子的操作过程中,驴头上方操作人员由于不需用力拉、拽毛辫子,极大的提高了人身安全,而由地面操作人员拉动引绳,又快又平稳,所以整个操作过程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的经济效益:
以每年更换6根毛辫子计算,可提高油井产量6t,每吨原油按2000元计算,每年可创经济效益1.2万元。
本实施例的社会效益:
使用该装置极大地增加了驴头上方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提高了人身安全,避免因在高空操作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芙蓉,未经董芙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4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