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纤维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3105.0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定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宏海纺织有限公司;谢定章 |
主分类号: | D03D15/08 | 分类号: | D03D15/08;D03D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沈相权 |
地址: | 3112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纤维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尤其涉及一种弹性纤维织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是一种合成化工材料,也是一种合成化学纤维纺织材料,自工业化以来发展相当迅速,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性PBT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拓宽了PBT的应用范围,巳广泛应用在机械、电子电气、汽车工业及家用电器等领域,但在纺、织、染行业却发展缓慢,追其原因:由于行业之间产业链相互脱节,加之以前PBT面料的生产存在纤维强力相对比涤纶纤维低、易起毛起球造成织造困难,同时染整工艺难以掌握质量没有保证,特别是成品手感干糙,韧性不足成为PBT面料推广应用的一大障碍,因此对PBT的增强增韧改性研究和染整工艺的优化是PBT面料高功能性的重要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化纤差别化的弹性纤维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弹性纤维织物,面料由经线与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线和纬线分别为150D或75D 弹性丝;所述的经线占面料百分比的50~70%,所述的纬线占面料百分比的30~50%,所述的经线的加捻的捻度为5~12捻/厘米,所述的经线的加捻的捻向为Z捻向或S捻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面料的弹性收缩率为20~40%,所述的弹性丝的规格为150D/48F或75D/24F,所述的弹性丝的捻向有S捻向或Z捻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丝为PTS弹性丝。
有效效果:
1、织造生产中大大改善了起毛起球现象,产品集柔软、特别是出众的弹力效果,满足了面料的弹性需求,从而又解决了氨纶不易染色、弹力过剩、织造复杂、面料尺寸不够稳定以及在摆放过程中的氨纶老化等问题,在织造生产工艺上无需上浆,减少了喷网、气蒸定捻等工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
2、它既具有涤纶的耐气候性、尺寸稳定性、耐绉性等特点,又具有锦纶的手感柔软和耐磨性能,弹性恢复优于锦纶,染色性能优于涤纶,还可常温沸染,用于高档运动服、休闲服及时装面料,PTS弹性面料是未来弹性面料市场中富有竞争性的新产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性纤维织物,结构简单,提升化纤差别化,提高附加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弹性纤维织物,面料由经线1与纬线2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线1和纬线2分别为150D或75D 弹性丝;所述的经线1占面料百分比的50~70%,所述的纬线2占面料百分比的30~50%,所述的经线1的加捻的捻度为5~12捻/厘米,所述的经线1的加捻的捻向为Z捻向或S捻向。所述的面料的弹性收缩率为20~40%,所述的弹性丝的规格为150D/48F或75D/24F,所述的弹性丝的捻向有S捻向或Z捻向。所述的弹性丝为PTS弹性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宏海纺织有限公司;谢定章,未经杭州宏海纺织有限公司;谢定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3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网络进行通信的注塑成型机
- 下一篇:移动终端之间挂载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