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关节镜下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胫骨开槽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382341.0 申请日: 2013-06-28
公开(公告)号: CN203303132U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李箭;唐新;李棋;付维力;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主分类号: A61B17/56 分类号: A61B17/56;A61B17/16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
地址: 610041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关节 inlay 技术 重建 交叉 韧带 胫骨 开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全关节镜下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胫骨开槽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已成为后叉韧带损伤的标准术式,但由于解剖构型和重建技术复杂性,后交叉韧带重建没有取得像前交叉韧带重建一样有效和恒定的临床效果。目前主要焦点之一就是胫骨端Inlay技术和经胫骨隧道技术。传统的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技术,移植物绕过平台的后缘,在后方形成一个明显的锐角,称为“杀手角”,该角可能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理论上的缺陷,Bergfeld等提出了胫骨端Inlay技术。Inlay技术消除了“杀手转弯”,避免了移植物的磨损,降低移植物的张力,从而防止其松弛。研究已经证实使用了Inlay技术后获得了相当的成功率。但传统的Inlay技术是在开放手术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腘窝的广泛切开及后方关节囊的切开,会影响膝关节任何一个屈曲角度的后方松弛,二是术中需要变换体位,操作不便,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全关节镜下的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理论上克服“杀手角”的同时,还克服了切开技术带来的可能并发症和术中的体位转换。一些研究表明,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获得与开放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等同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避免切开手术的危险性,但主要的难点是缺乏相应的配套器械,在全关节镜制作胫骨后方的骨槽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移植物与骨槽的不匹配及固定欠牢靠。

Mariani等[1]最早报道了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他们使用类似于魔钻的器械进行移植物骨槽的建立,然后用使用缝线将移植物骨块固定在胫骨平台后缘后交叉韧带止点上,但是在胫骨的骨槽的建立上易导致不匹配,固定也不牢靠,影响骨一骨界面的愈合。Kim等[2]也描述了全关节镜下Inlay技术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该技术常规建立经胫骨隧道,然后直接在胫骨后方隧道口内植入相应的圆柱状移植物骨块(直径10mm),使用挤压螺钉固定,该技术的圆柱状骨块骨一腱接触面积偏小,可能会出现移植物的失效,且隧道制定的过程中胫骨骨量丢失过多以及圆柱状骨块可能会被挤压螺钉挤碎或骨折。国内刘雪峰等[3]采用自制的胫骨后方倒打隧道钻具在胫骨止点打磨成圆柱状的骨缺损,然后用缝线固定移植骨块,取得了好的近期疗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固定不牢靠,移植骨块的建立也容易存在不匹配和偏小,影响影响骨一骨界面的愈合。姜雪峰等[4]采用改良的自制的器械在尸体标本的胫骨后方制作成锥形状的骨缺损,然后用缝线固定移植骨块,但是仍然存在着固定不牢靠,移植骨块的建立也容易存在不匹配和偏小,且未获得临床的证实。此外,圆柱状的移植骨块移植后如果固定不牢靠则无法控制旋转,有可能改变重建的后交叉韧带的应力,导致移植物失效。

[1].Mari PP Marghedtini F FulI arthroscopic inlay reconstruction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I Arthrosc.2006,14(11):1038-1044。

[2].Kim SJ,Kim TE,Jo SB,et aI.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I Results0f Three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J Bone Joint SurgAm.2009,91(11):2543-2549。

[3].刘雪峰,廉永云,王鲲鹏等.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十字韧带的近期疗效.中华骨科杂志.2012,32(2):116-122。

[4].姜雪峰,杨惠光,张云庆等.改良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12,31(3):260-264。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全关节镜下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胫骨开槽器,使得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开槽显得简单易行且愈合效果好,配合相应的螺钉固定则能获得稳定的固定,并能控制旋转,促进骨-骨愈合,提高后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