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拉杆总成装配预压收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323.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0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望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拉杆 总成 装配 预压 收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预压收口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拉杆总成装配预压收口机。
背景技术
汽车上的转向拉杆总成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其强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及整车性能,其中,转向拉杆的力矩大小及其稳定性尤为重要。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拉杆生产厂家所用的收口方式多为人工将拉杆穿过收口工装进行装配,人工劳动强度非常大,所生产出来的转向拉杆非常容易出现力矩假象,同时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汽车转向拉杆总成装配预压收口机,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够消除转向拉杆生产中出现的力矩假象。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转向拉杆总成装配预压收口机,主要包括支撑机构、夹紧机构和收口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固定球销套,所述的夹紧机构控制转向拉杆的夹紧或者松开,所述的收口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上方,并相对支撑机构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机构主要由球销套固定座和限位垫片组成,其中的限位垫片位于球销套固定座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机构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的称重传感器与球销套固定座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机构通过固定板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紧机构主要包括气缸支架和手指气缸,其中的手指气缸位于支撑机构上方,并与气缸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口机构主要由收口工装、收口立柱和调节杆组成,其中的收口工装固定连接在收口立柱的底端,调节杆和连接轴固定连接在中心油缸上,用于向转向拉杆端面施加预压力;调节杆和收口工装开口端的开口方向均向下。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口工装的开口端呈倒立的半球形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口立柱是通过上固定板与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杆的开口端呈倒立的锥形,开口端底部是平面,该平面的面积不小于与之接触的转向拉杆顶端面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机构固定球销套,由夹紧机构控制转向拉杆的夹紧或者松开,利用收口机构的收口工装完成球销套的收口,其中的夹紧机构和收口机构的动作控制均是由PLC程序控制;当产品进行收口时,通过称重传感器进行压力数据读取,PLC控制系统对收口力进行判断,若不合格,则停机报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有对转向拉杆收口时的预压功能,能够消除转向拉杆生产中出现的力矩假象,同时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拉杆总成装配预压收口机的总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收口机的工作流程图(开始工作前和工作结束后)。
图3为图1所示收口机的工作流程图(收口完成)。
图4为汽车转向拉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收口后)。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工作平台,2-固定板,3-连接板,4-称重传感器,5-保护罩,6-球销套固定座,7-限位垫片,8-气缸支架,9-手指气缸,10-收口工装,11-收口立柱,12-调节杆,13-连接轴,14-上固定板,15-中心油缸活塞杆,16-滑块,17-转向拉杆,18-球销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汽车转向拉杆总成装配预压收口机,主要包括支撑机构A、夹紧机构B和收口机构C。其中,所述的支撑机构A固定球销套18,所述的夹紧机构B控制转向拉杆17的夹紧或者松开,所述的收口机构C位于支撑机构A的上方,并相对支撑机构A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望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望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