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063.9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红;吴磊磊;陈洪雨;邱风雷;孙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桩。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预制桩施工方法主要有静压法和锤击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一方面对桩身产生损伤,另一方面会产生挤土效应,影响桩自身施工质量及周边环境。为解决这些问题,工程界研发出了通过预先钻孔再植入预制桩的埋入式施工方法。
而在埋入式施工方法中,预先钻孔中存在欠钻的情况,导致沉桩时桩底达不到设计标高,因此需要对桩底进行改进,使得桩身在连接旋转钻进装置后,能对欠钻的部分继续钻进,使得桩底达到设计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先钻孔欠钻时依然能使桩底达到设计标高的预制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桩,包括桩身,桩身底部固定有端板,端板底面上固定有多片呈螺旋状圆周排列的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桩身底部的端板下固定多片呈螺旋状圆周排列的钢板,使得桩身在连接旋转钻进装置后,能对欠钻的部分继续钻进,使得桩底达到设计标高。
作为优选,所述钢板为3片~8片。钢板数量比较适宜。
作为最优,所述钢板为4片。钢板可两两垂直或平行设置,安装比较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钢板的长度为90毫米~300毫米,钢板的高度为30毫米~150毫米,钢板的厚度为3毫米~20毫米。根据桩身大小,选择适宜的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与端板的穿过该钢板内端点的直径的夹角为10度到80度。
作为最优,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与端板的穿过该钢板内端点的直径的夹角为45度。
作为优选,所述钢板的高度方向与端板板面的夹角为45度到90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板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1、桩身,2、端板,3、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为一种预制桩,包括桩身1,桩身1底部固定有端板2,端板2底面上固定有多片呈螺旋状圆周排列的钢板3。其中,螺旋状圆周排列是指钢板3按圆周均匀分布,所有钢板3的长度方向与端板2的穿过该钢板3内端点的直径的夹角的角度相同。
通常在端板2底面上焊接3片~8片钢板3,比较适宜。最好为4片钢板2,焊接固定时比较方便。钢板3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端板2上。
钢板3的长度L为90毫米~300毫米,钢板3的高度H为30毫米~150毫米,钢板3的厚度W为3毫米~20毫米。可根据桩身1大小,选择适宜的钢板3。
钢板3的长度方向与端板2的穿过该钢板3内端点的直径的夹角可以为10度到80度。
钢板3的长度方向与端板2的穿过该钢板3内端点的直径的夹角最好为45度,转动时,钢板3对欠钻部分的施力方向与桩身2旋转方向一致,对桩身2的影响小。
钢板3的高度方向与端板2板面的夹角为45度到90度。钢板3可对欠钻部分形成比较合适的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0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