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粮棉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1811.1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董亚勇;汤尚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捌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2 | 分类号: | F26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6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棉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棉花在收成后的终含水分烘干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粮棉烘干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的大力推广,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稳定、高效的发展。粮棉在仓储时,若其终含水率得不到稳定,仓储过程中会发生霉变、腐烂的现象;仓储的粮棉如果总体水分不一,也会造成整个仓库或粮屯的温度、湿度等保值因素不稳定,给霉变、腐烂提供滋生的空间。原始的烘干、熏蒸等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之需要,节能、环保、高效、多功能是提高农业整体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920036388.5,授权公告号CN201365489Y)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粮棉烘干机,该烘干机包括进料器、干燥室、输送器、加热器、集收器和控制器,在机架上安装干燥室,干燥室的腔内贯穿式安装输送器,在干燥室进料端的机架上安装进料器位于输送器上方,在干燥室的出料端的机架上安装集收器位于输送器的上方,加热器连通干燥室内腔,控制器集中控制进料器、输送器、加热器和集收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热风循环利用,干燥效果佳,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但该专利存在的不足是:从送风风道到回风风道热风的路径较短,导致大量热风流出,虽然通过风道净化器、真空风机和送风风机实现“热风循环利用”,但其一方面热风在循环过程中仍然有大量损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设备的投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粮棉烘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粮棉烘干机,该烘干机包括进料器、干燥室、输送器、加热器、集收器、送风器和控制器,所述输送器贯穿式安装在干燥室内,进料器设置在干燥室的进料端,集收器设置在干燥室的出料端,控制器与进料器、输送器、加热器和集收器相连,所述送风器包括连通干燥室的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安装于干燥室的进料端的上端,回风风道安装于干燥室的出料端的下端,所述加热器连通送风风道。
本实用新型将送风风道安装在进料端,回风风道安装在出料端,并采用加热器加热进风风道的风变成热风,热风可以从进料端逐渐送至出料端,可以实施快速加热,充分利用了热量,更加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粮棉烘干机,除具备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还可以具有以下辅助特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上挡风板安装在干燥室内且位于送风风道的右侧,下挡风板安装在干燥室内且位于回风风道的左侧。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可以增加热风在干燥室内的回旋时间,使热风与粮棉充分进行热交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所述送风器还包括风道净化器、真空风机和送风风机,所述回风风道经风道净化器连接真空风机,真空风机连接送风风机。循环利用从回风风道出来的风,进一步实现实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热风与粮棉热交换更充分、执量利用率更高、干燥效果更好,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器,2干燥室,3集收器,4控制器,5送风风机,6真空风机,7紧网辊,8主传动辊,9从传动辊,10.上挡风板,11.下档风板,12.集料斗,13风道净化器,14匀料电机,15送风风道,16回风风道,17托网辊,18紧网气缸,19除杂风机,20.传输网,21干燥箱体,22加热器,23温度传感仪接口,24湿度传感仪接口,25.料斗,26.料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烘干机包括进料器1、干燥室2、输送器、加热器22、集收器3、送风器和控制器4,在机架11上安装干燥室2,干燥室2的腔内贯穿式安装输送器,在干燥室2的进料端的机架11上安装进料器1位于输送器上方,在干燥室2的出料端的机架11上安装集收器3位于输送器的上方。控制器4集中控制进料器1、输送器、加热器22和集收器3。
本实用新型的粮棉烘干机中,所述送风器包括连通干燥室2的送风风道15和回风风道16,所述送风风道15安装于干燥室2的进料端的上端,回风风道16安装于干燥室2的出料端的下端,所述加热器22连通送风风道15。还包括上挡风板10和下档风板11,上挡风板10安装在干燥室2内且位于送风风道15的右侧,下档风板11安装在干燥室2内且位于回风风道16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捌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捌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1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