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快速组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0393.4 | 申请日: | 201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波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快速 组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智能快速组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用户量正不断增加,以致蜂窝规划越来越小,基站位置越来越低;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高层化,高层建筑正不断涌现,由于无线传播的阴影效应,在这些高层建筑的背后或中间常形成移动通信信号的盲区。另外,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在建造过程中,由于考虑到邻近小区的干扰问题,其天线的辐射场方向图主瓣有较大的下倾角,以至高层建筑中上部一般不能有效接收到信号。此外,由于建筑物等对电磁波的屏蔽效应,使得隧道、地铁、地下商城、娱乐城、停车场以及酒店、写字楼等一些封闭的大型建筑物内也无法正常接收移动通信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智能快速组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基站、信号汇转单元、监控维护单元和设备终端;基站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信号汇转单元连接,信号汇转单元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分别与监控维护单元和终端设备连接。
所述的信号汇转单元包括耦合器、近端机、中频天线、远端机和重发天线;耦合器的信号输出与近端机连接,近端机的信号输出与中频天线连接,中频天线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远端机连接,远端机的信号输出与重发天线的信号输入连接。
所述的监控维护单元包括操控端机、监控设备、射频天线和告警设备;射频天线的信号输出与监控设备的信号输入连接,监控设备的输出与操控端机连接,监控设备通过串口与告警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近端和远端两个端机进行信号汇转,端机与端机之间采用中频传输的方式,传输距离远,受外界影响小;
2.实用新型一个近端机可支持多个远端机,分布式效果可达到最好覆盖,偏僻山区可得到最大覆盖;
3.实用新型使用两个端机就可进行快速组网,近端机放置在基站信号覆盖内,远端机可远远放置于基站覆盖范围外,特别适合灾后快速组网和应急建网;
4.实用新型使用数字滤波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多次滤波,信号波动小,通信质量好,无线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高;
5.实用新型采用远程监控系统,监控内容丰富,如视频监控、温度监控和故障监控;可更有效的保证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网系统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智能快速组网系统,它包括基站、信号汇转单元、监控维护单元和设备终端;基站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信号汇转单元连接,信号汇转单元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分别与监控维护单元和终端设备连接;
所述的,信号汇转单元包括耦合器、近端机、中频天线、远端机和重发天线;耦合器的信号输出与近端机连接,近端机的信号输出与中频天线连接,中频天线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远端机连接,远端机的信号输出与重发天线的信号输入连接;
所述的,监控维护单元包括操控端机、监控设备、射频天线和告警设备;射频天线的信号输出与监控设备的信号输入连接,监控设备的输出与操控端机连接,监控设备通过串口与告警设备连接。
所述的智能快速组网系统,近端机与基站射频信号进行耦合,经过近端机内部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变频后,再通过中频天线远程传输给远端机,远端机的重发天线将信号处理放大后,发送到无基站信号的地区。
所述的监控维护单元通过射频信号与近端机和远端机连接,监控设备包括红外监控、视频监控、温度监控和电源监控等与组网设备环境安全和运行安全相关的监控功能。告警设备与监控设备连接,当监控设备发现异常,即可通过告警设备进行告警通知。操控端机设置有智能监控软件,可通过远程对设备进行信道设置,参数设置,频点设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波,未经张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0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