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装机吸残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0168.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2 | 分类号: | B67C3/2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机吸残药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机吸残药组件。
背景技术
灌装机的作用是向瓶体中一次性注入定量液体,由于液体急速注入,在液体上方会产生泡沫,有时也注入多余定量的液体,需要有吸取多余液体和泡沫的装置。现有的灌装机在灌装针旁单独布置一根连接抽真空装置的吸液管,用于吸取多余液体和泡沫。吸液管随灌装针运动,与瓶口之间的距离一般有1~2mm。由于吸液管与瓶体之间存在的距离,吸取多余液体和泡沫时需要耗费较大的吸力,并且吸收效果不好,不能完全吸取多余液体和泡沫。另外,吸液管需要单独布置,使整个灌装机结构复杂,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完全吸取多余液体和泡沫、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灌装机吸残药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灌装机吸残药组件,包括用于吸取残药的吸液管,所述吸液管通过连接组件与灌装针联接,所述连接组件套设于灌装针上,所述连接组件靠近灌装针的针头处设有残液出口,所述吸液管的一端与抽真空设备连接,另一端套设于残液出口上,并与残液出口连通,所述吸液管通过残液出口与瓶体的进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均套设于灌装针上的吸液管座和针管套,所述残液出口设于吸液管座上,所述针管套位于在吸液管座的上方,所述针管套上套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灌装针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所述吸液管座靠近灌装的针头处设有与瓶体瓶口形状相应的凹槽,所述吸液管通过残液出口与凹槽连通。
所述针管套上套设有用于调整凹槽的位置对应瓶口震动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安装座与吸液管座之间。
所述针管套设有用于固定针管套的定位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吸残药组件,其吸液管与灌装针粘结,随着灌装针一起运动,并能够在灌装针灌装药液后及时地吸取残药和产生的泡沫,结构简单,吸收效果好,并且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吸液管座靠近针头处设有与瓶体的瓶口形状相应的凹槽,灌装时瓶口位于凹槽内,吸液管与瓶口的空间小,减少了吸取残药和泡沫所耗的真空量,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吸液管的吸液管座上方设有弹簧,当灌装针下移灌装过程中,瓶口进入凹槽内与吸液管座接触产生振动,吸液管座能够略微浮动,通过弹簧的弹力调整吸液管座的凹槽与瓶口相对应,保证灌装针下移灌装时瓶口进入凹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瓶体;2、吸液管座;21、残液出口;22、凹槽;3、吸液管;4、安装座;5、定位套;6、灌装针;7、针管套;8、弹簧;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吸残药组件,适用于各种需要瓶体,尤其是对灌装后药液质量要求高的卡式瓶。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吸残药组件,包括吸液管3和连接组件,吸液管3通过连接组件与灌装针6联接为一体,吸液管3随灌装针6运动。连接组件包括吸液管座2和针管套7,吸液管座2套设于靠近针头的灌装针6上,残液出口21装设于吸液管座2上,吸液管3的一端与抽真空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残液出口21套接。灌装针6灌装药液后,与灌装针6联接的吸液管3,通过残液出口21及时吸取残余药液和产生的泡沫,且吸收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的针管套7套设于灌装针6上位于吸液管座2的上方,针管套7上装设有安装座4和弹簧8,安装座4与灌装针6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带动连接组件和吸液管3与灌装针6一起运动。灌装针6上配设有定位套5和螺母9,弹簧8位于螺母9与安装座4之间,定位套5通过螺栓固定在灌装针6上用于定位针管套7。吸液管座2靠近灌装针6的针头处设有与瓶体1的瓶口形状相应的凹槽22,吸液管3通过残液出口21与凹槽22连通。灌装针6下移速度快,瓶口进入凹槽22内与吸液管座2接触处,吸液管座2能够略微浮动,通过弹簧8的弹力调整吸液管座2的凹槽22与瓶口相对应,保证灌装针6下移灌装时瓶口进入凹槽22内;并且弹簧8能够减缓瓶口与凹槽22接触时产生的振动力,避免瓶体和灌装针6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0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含有氯硅烷废液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