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乳腺术后的包扎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9902.1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涂毅;张玲莉;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王汛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乳腺 术后 包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乳腺术后的包扎带。
背景技术
公知,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乳腺手术也成了常见手术。目前乳腺术后仍采用传统的纱布进行环绕包扎以压紧伤口达到防止术后出血、渗出、积液等目的,这种包扎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包扎过程繁琐;包扎紧度不够,对伤口无法起到有效的压紧作用,难以有效防止术后出血、渗出、积液等问题;换药或者更换包扎纱布操作麻烦,需解除纱布后再重新捆绑。因此急需一种能快速包扎和解除包扎、且可调整包扎紧度、用于乳腺术后的包扎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且可调整包扎紧度、适用于乳腺术后的包扎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乳腺术后的包扎带,包括弹性包带、粘扣和定位环,所述的弹性包带第一端连接有粘扣公面和粘扣母面中的一种;第二端外侧依次设有定位件、粘扣公面和粘扣母面中的另一种,其中,定位件距第二端端头更近。
上述弹性包带内侧设有凹槽,用来放置垫压伤口的纱布。
所述的设在弹性包带内侧的凹槽为不少于2个的格状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粘扣分为公面和母面,一面是细软的纤维,另一面是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公面和母面相扣即可粘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手术前将本实用新型包扎带置于病人背后,术后采用纱布垫压伤口后,将垫压伤口的纱布置于弹性包带内侧凹槽内;然后,将弹性包带环绕至病人胸前,将连接在弹性包带第一端的粘扣穿过定位环后,与定位环后部的粘扣相扣。医护人员可通过调整粘扣相扣的位置来调节包扎紧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包扎和解除包扎,便利了医护人员的工作。
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粘扣相扣位置来调节包扎紧度,有利于伤口的快速恢复。
3、本实用新型内侧设置的凹槽用来放置垫压伤口的纱布,便于纱布位置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后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包带、1-1-凹槽、2-1-粘扣公面、2-2-粘扣母面,3-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参见图1~2,一种用于乳腺术后的包扎带,由弹性包带1、粘扣和定位件3组成。弹性包带1为适用于胸围的长条形,弹性包带1采用软弹性材料制成,其内侧设置有若干格子状凹槽1-1,用来放置垫压于伤口处的纱布。弹性包带1的第一端(见图1中左端)连接有粘扣公面2-1;第二端(见图1中右端)外侧依次缝有定位件3、粘扣母面2-2,定位件3和粘扣母面2-2中定位件3离该端端头更近,本具体实施中的定位件3具体为定位环扣。粘扣公面2-1可穿过定位件3与粘扣母面2-2相扣。通过调整粘扣公面2-1和粘扣母面2-2相扣的位置,从而可实现包扎紧度的调整。
粘扣公面2-1和粘扣母面2-2在弹性包带1上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上述图1~2中的设置位置。粘扣母面2-2也可以连接在弹性包带1的第一端(见图1中左端),而将粘扣公面2-1缝在弹性包带1第二端外侧、且位于定位件3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9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隔膜连续冲切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学生用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