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9219.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养良;蒋惠祥;沙梅;王鹏程;代峰献;李明芬;孙绪杰;郑强;李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08;C22B3/02;C25C1/12;C25C7/06;C22B11/00;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杨宏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泥 循环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阳极泥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铜阳极泥常压空气脱铜设备中,脱铜反应釜中的铜阳极泥料浆在高酸的条件下通过竖轴的抽吸作用在反应釜内上下循环,与空气中的氧发生作用,形成可溶的硫酸铜。通过长时间的自吸式氧化脱铜反应,铜阳极泥中的铜大部分通过硫酸铜的形式除去,实现了铜与贵金属的分离。
在铜阳极泥脱铜处理工序中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反应釜及其竖轴,对脱铜的指标控制增加了难度,后续若需要扩大脱铜工序的处理能力也仅能通过增加脱铜反应釜来实现。在不增加脱铜设备的前提下,在完成脱铜处理量的同时不能保证脱铜效率。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脱铜处理装置无法同时提高脱铜率及脱铜处理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其中,包括储槽、循环泵、反应槽,所述储槽、循环泵、反应槽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用于通过循环泵将储槽中的铜阳极泥输送至反应槽中,所述反应槽中设置有溜槽,所述溜槽通过管道与储槽连接,用于将反应槽中经过氧化脱铜的铜阳极泥输送至储槽。
所述的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循环泵与反应槽之间还设置有一管路,连接于厢式压滤机。
所述的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反应槽中安装有竖轴,并配置有相应的电机。
所述的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反应槽设置在储槽的上方,并具有预定的高度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泵将储槽与反应槽连接,铜阳极泥料浆通过溜槽在脱铜处理后返回至储槽中,本实用新型的脱铜处理装置能够实现高效脱铜的效果,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处理量大等特点,本实用新型明显提高了脱铜率及处理量,缩短了脱铜作业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阳极泥循环脱铜处理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包括储槽100、循环泵300、反应槽200,所述储槽100、循环泵300、反应槽200依次通过管道连接,通过循环泵300将储槽100中的铜阳极泥输送至反应槽200中,所述反应槽200中还设置有溜槽400,所述溜槽400通过管道与储槽100连接,将反应槽200中经过氧化脱铜处理后的铜阳极泥输送至储槽100。
本实用新型将待脱铜的铜阳极泥物料集中处理,便于工艺控制,使得铜阳极泥的脱铜效果更优,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设备投入及场地的占用。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300与反应槽200之间还设置有一管路,该管路连接于厢式压滤机。
进一步,在所述反应槽200中安装有竖轴500,并配置有相应的电机。
进一步,所述反应槽200设置在储槽100的上方,并具有预定的高度差。设置这样的高度差,能使反应槽200中的已经脱铜的料浆溢流至溜槽400,并通过重力作用自动流回至储槽100中。
在传统的自吸式空气氧化脱铜作业后,铜阳极泥脱铜后的物料含铜为4~5%,而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循环脱铜处理后,脱铜后铜阳极泥含铜为3~4%,脱铜效率由70%提升至75%。
在传统的脱铜处理工艺中,常压脱铜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在18~22小时左右,故铜阳极泥处理量受设备处理能力的限制较大。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反应槽与储槽联合使用的方式,可提高铜阳极泥脱铜处理能力50~60%。
实施例:
在某铜冶炼厂采用反应槽与储槽相结合的循环脱铜系统与常压空气脱铜系统进行对比,在处理含铜量为12.5%的铜阳极泥物料时,常压空气脱铜系统的脱铜处理时间为22小时,脱铜后铜阳极泥含铜4.8%,脱铜效率为70%;采用循环脱铜系统后,通过循环泵输送至反应槽中,在竖轴的抽吸作用下空气脱铜,脱铜后的料浆借助溜槽返回于储槽中。循环脱铜的作业时间为16小时,脱铜后铜阳极泥含铜3.5%,脱铜效率为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9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锰阴极板水洗装置
- 下一篇:流体动力型大功率水冷式超声波乳化、生化一体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