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8830.9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方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虹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6 | 分类号: | A47G9/06;H05B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5301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床上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毯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电热毯中的发热线都是均匀分布的,所需发热线的整体长度较长。另一方面,大部分使用者在寒冷天气感觉最冷的是下半身,头部不会感觉明显寒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用料省,使用舒适的电热毯。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热毯,包括有矩形的毯布以及固定布置在毯布内的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线包括沿毯布宽度方向分布的多段,各段发热线之间相互平行且首尾一体电连接;并且发热线在毯布上形成分布密度渐变的三个区段,三个区段自右向左分别为与人体头部位置对应的头部区段、与人体躯干位置对应的躯干区段以及与人体下肢位置对应的下肢区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头部区段内包括有8段发热线,相邻两发热线之间的距离a为64-74mm;躯干区段内包括有9段发热线,相邻两发热线之间的距离b为52-62mm;下肢区段内包括有11段发热线,相邻两发热线之间的距离c为40-5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发热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整流三极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发热线的两个端头从毯布上头部区段处引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热毯上的发热线在毯布上形成分布密度渐变的三个区段,其中密度较小的头部区段可设置在床头一侧,密度较大的下肢区段则相应设置在床尾一侧。下肢区段温度最高,躯干区段次之,头部区段温度最低,这样当调高电热毯的功率时,头部区段温度不会过高,符合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发热线的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毯布;2、发热线;21、头部区段;22、躯干区段;23、下肢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热毯,包括有矩形的毯布1以及固定布置在毯布1内的发热线2,所述的发热线2包括沿毯布1宽度方向分布的多段,各段发热线2之间相互平行且首尾一体电连接;并且发热线2在毯布1上形成分布密度渐变的三个区段,三个区段自右向左分别为与人体头部位置对应的头部区段21、与人体躯干位置对应的躯干区段22以及与人体下肢位置对应的下肢区段23。
所述的头部区段23内包括有8段发热线2,相邻两发热线2之间的距离a为64-74mm;躯干区段22内包括有9段发热线,相邻两发热线之间的距离b为52-62mm;下肢区段内包括有11段发热线2,相邻两发热线2之间的距离c为40-50mm。
所述的发热线2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整流三极管。
所述的发热线2的两个端头从毯布1上头部区段21处引出。
电热毯上的发热线2在毯布1上形成分布密度渐变的三个区段,其中密度较小的头部区段21可设置在床头一侧,密度较大的下肢区段23则相应设置在床尾一侧。下肢区段23温度最高,躯干区段22次之,头部区段21温度最低,这样当调高电热毯的功率时,头部区段21温度不会过高而让使用者感觉不适,下肢区段温度较高则为下肢提供更多的热量,符合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发热线的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虹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虹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8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温变色陶瓷保温杯
- 下一篇:一种低光子健康双人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