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渗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7390.5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3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左彬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彬元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402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供水供肥装置,特别是把所有管道和元器件都安装地平面下的、对地面植物进行自动供水供肥的、使植物能够及时、定量地得到水或营养的吸收的一种渗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所采用的供水供肥措施,还没有一种能够在地平面下对植物进行供水供肥的装置;因而不能满足农业的发展特殊需求,如沙漠的治理等;虽然传统灌溉系统很多,但它们的优缺点各有不同,如目前世界上最节水的灌溉系统是滴灌系统,因其毛管或终端滴水器不能放在地下,继而供水系统易老化,使用年限较短,不利于人工或机械作业,冰冻期不利于灌溉,因此,这种技术很难在世界农业、林、果业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可靠、经久耐用,造价成本较低的植物渗灌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是:一种渗灌装置,包括水源动力和供水管件、呼吸管件、降压装置、地下保湿器,所述降压施肥器一头与供水主管连接,另一头与毛管连接;所述毛管供水管与呼吸管并行铺设在地下,并同时与地下保湿器相连;所述供水管一头与降压施肥器连接并与若干个保湿器的供水孔连接;所述呼吸管两头伸出地面并与保湿器的呼吸孔连接,所述保湿器有浮力阀、内室和外室、吸咐海棉。
降压施肥器:包括浮力阀、储水容器、和连接管件,是起稳定地下毛管的给水压力和加施能溶解的化学肥科之用,以保证毛管上的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和方便施肥。
呼吸管:与供水管并行铺设在地下,以保证地下保湿器的正常工作。
保湿器:包括浮力阀、内室和外室、吸咐海棉,以保证地下供水供肥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一) 、把灌区分成若干个灌区单元进行第一次降压稳压,它的作用:(1)第一次的降压、稳压,为安装在地下毛管上的保湿器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提供保障;(2)添加化学肥料;每个灌区单元约两亩,并用管道相联;在每个灌区单元上,水经浮球阀进入离地高度约为1.2米的降压施肥器中,设置时,降压施肥器中水的流入量总大于或等于流出量,以保持降压施肥器中液位差的相对稳定并作为流入毛管的液流动力。
(二) 、呼吸管:与供水管并行铺设在地下,与每个保湿器的呼吸孔连接,两端伸出地面30公分左右,以保证地下保湿器的正常工作。
(三)、降压施肥器:包括浮力阀、储水容器、和连接管件,是起稳定地下毛管的给水压力和加施能溶解的化学肥科之用,它分别与给水主管和毛管连接;设置时,降压施肥器中水的流入量总大于或等于流出量,以保持降压施肥器中液位差的相对稳定并作为流入毛管的液流动力。
的给水管和呼吸管连接,以保证毛管上的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和方便施肥。
(四)、保湿器:包括浮力阀、内室和外室、吸咐海棉,以保证地下供水供肥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均匀性;并分别与给水管和呼吸管连接,以保证毛管上的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和方便施肥。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克服了原来传统灌溉系统的很多缺点,是目前最好的、廉价的、适用的、节约水肥的灌溉方式之一,由于它除了动力给水部分和降压施肥器外,整个灌溉系统可以埋在地下或放在苗床沟里,从而对田间作业不受影响、防止系统管道老化和流经盐化;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加施人粪尿液和化学肥料、运行稳定、可靠、经久耐用,造价成本较低,能提高水和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力和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容易被用户接受。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灌区的地势形态或面积分成若干个灌区单元,使每个灌区单元均有一个相同的水流工作压力,并附设一条呼吸管作为地下液流辅助管,使地下元器件能够正常运行;关键是在地下设有保湿器,使地下能够长期保持土壤的湿润;它广泛用于沙漠的治理,环境的绿化、大棚作物、葡萄、果树、花卉、等所有旱作植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保湿器的简略图。
图1中:毛管9;呼吸管8;供水连接管23;呼吸管连接管24;呼吸管孔25;供水管孔26;内容器27;外容器28;内容器出水孔29;外容器出水孔20;流量控制阀13;吸附海棉12。
图2是渗灌装置简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彬元,未经左彬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7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