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壳设有长方体形缺口的电容器的灌封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5657.7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培英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壳 设有 长方 体形 缺口 电容器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的灌封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壳体为特殊外形的电容器的灌封工装。
背景技术
灌封是将液态复合物用机械或手工方式灌入装有电子元件、线路的器件内,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灌封可以强化电子器件的整体性,提高对外来冲击、震动的抵抗力;提高内部元件、线路间绝缘,有利于器件小型化、轻量化;避免元件、线路直接暴露,改善器件的防水、防潮性能,并提高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
为了适应各种应用要求,电容器的壳体形状不再是传统的长方体形或圆柱体形等,而是一些特殊的外形,例如电容器的壳体主体为长方体形,但是壳体的一端设有一个长方体形缺口,因此壳体为阶梯状。对于这些壳体为特殊形状的电容器的灌封工艺,则需要根据壳体的形状设计相应的灌封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壳设有长方体形缺口的电容器的灌封工装。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壳设有长方体形缺口的电容器的灌封工装,包括支脚、底座板、立柱、横梁、壳体挡板和母线电极挡板;底座板为左右长、前后短的长方形板,底座板的面积最大的两个表面分别朝向上、下方;立柱有两根,分别由其下端焊接固定在底座板的上表面的后侧的左右两端;横梁由两根立柱支撑。
壳体挡板铅垂设置,与底座板固定连接,壳体挡板的前表面的下端与底座板的后端面相接触;壳体挡板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一个与待灌封电容器的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固定通孔和固定螺丝。
母线挡板垂直设置在底座板的上表面的左前方上,母线挡板与壳体挡板平行;母线挡板的下端分左右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通孔和固定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待灌封电容器的模块电极的电极安装座,电极安装座的数量与待灌封电容器的模块电极的组数相同。
每一个电极安装座包括凹槽、定位凸起、螺孔、压片和固定螺丝;凹槽有两个,凹槽上下贯通横梁且开口朝向前方;每一个凹槽的中央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为圆柱体;两个凹槽之间的横梁部位的中间开设螺孔;压片为长方形,压片的下部中央开设贯穿前后的安装孔;压片由固定螺丝穿过其安装孔后旋入螺孔中从而固定在横梁上。
所述凹槽的宽度与待灌封电容器的模块电极的两个平板形电极的宽度相同,凹槽的深度与模块电极的两个平板形电极的厚度相同。
作为优选的,横梁与立柱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立柱的主体为圆柱形;立柱的上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主体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侧面上设有外螺纹;连接部的直径小于立柱的下方主体的直径,从而立柱的连接部与其下方的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台。
横梁的左右两端设有安装孔,两根立柱的连接部分别穿过横梁左右两端的安装孔,立柱的连接部的上端露出横梁的安装孔,通过螺母将横梁与立柱固定。
母线挡板的后端面与底座板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待灌封电容器的缺口的前后向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灌封工装适用于壳体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形但一端设有长方体形缺口的电容器的灌封固定;本工装结构简单、紧凑,在对外壳设有长方体形缺口的电容器进行灌封时,灌封工装固定住电容器,不论是手动灌封还是机械灌封,电容器在灌封过程中均不会发生偏移;因此灌封效率高且大幅减少灌封次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灌封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从图1右方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灌封工装的主视图;
图4为从图1下方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灌封工装装夹的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电容器的主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支脚1,底座板2,立柱3;
横梁4,电极安装座41,凹槽41-1,定位凸起41-2,螺孔41-3,压片42,安装孔42-1,固定螺丝43;
壳体挡板5,固定螺丝51;
母线电极挡板6,固定螺丝61;
电容器7,壳体71,缺口71-1,安装座72,安装孔72-1,母线电极73,模块电极7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5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