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轿车外壳液压吸力无痕修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4977.0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海;张万江;张一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万海 |
主分类号: | B21D1/10 | 分类号: | B21D1/10;B21D1/12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43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车 外壳 液压 吸力 修复 | ||
技术领域
轿车外壳液压吸力无痕修复机,属于车辆外壳修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外壳液压式吸力修复机。
背景技术
汽车表面经常会因为磕碰而在表面产生凹痕,目前,常见的修复方法主要分为传统的和新型的两种,传统的修复方法是需要先拆卸有凹痕的部件,然后用敲打的方式修复,这样的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修复时需要敲掉原有的外壳上的漆,对车辆的修复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还有一种新型的修复方式,即通过吸盘的吸力将凹坑吸出的方式,该种方式无需敲掉原有的外壳上的漆,可对车辆外壳直接进行修复,较之传统的修复方式来说较为省时省力,但是,目前的这种吸力修复装置多数是采用真空泵首先对吸盘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牵引吸盘,通过吸盘产生的吸力将凹坑吸出,由于此种方式提供的真空吸力较小,并不足以将凹坑吸出,以致吸盘与凹坑周围的吸附不够紧密,造成凹坑的吸出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现有结构的吸力修复方式运行并不稳定,不能保证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稳定、吸力大、修复效果好的轿车外壳液压吸力无痕修复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轿车外壳液压吸力无痕修复机,包括吸盘和动力机构,通过动力机构向吸盘提供吸力,依靠吸盘将车辆外壳的凹坑进行修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盘通过上液压缸端盖安装在动力机构顶部的输出端;动力机构包括活塞杆以及通过连接件上下连接为一体的上部液压机构和下部液压机构,活塞杆穿过连接件贯穿在上部液压机构和下部液压机构内部;上部液压机构内部通过活塞杆顶端的密封装置隔离为上部的注水腔和下部的气腔,注水腔一侧连接注水机构,气腔一侧的液压缸壁上设有循环通气孔;吸盘中心处设有通孔,通过通孔与注水腔相连通,由下部液压机构提供动力带动活塞杆移动。采用先注水排空的方式,先通过注水口向吸盘内注水,将吸盘内的空气排空,再通过活塞杆提供吸力给吸盘,将凹坑吸出,保证了吸盘内的真空度,运行稳定,修复效果好。
所述的注水机构包括注水口、注水阀门和注水泵,注水口设置在注水腔上部一侧,注水口通过注水阀门和管路连接注水泵。由注水泵向注水口和注水腔提供动力和水源,并通过注水阀门控制。
所述的上部液压机构包括上液压缸端盖和上液压缸,活塞杆顶部设有密封装置,底部设有活塞,活塞周圈设有多个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安装有活塞密封圈。
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从上到下顺序安装在活塞杆上端部的锁紧挡片、上宽度密封圈、挡片、下宽度密封圈和平口垫,锁紧挡片中心处通过锁紧螺丝固定连接活塞杆顶部。
所述的下部液压机构包括下液压缸、活塞和下液压缸底盖,下液压缸内通过活塞分割成上注油腔和下注油腔,上注油腔上部一侧设有上注油口,下注油腔下部一侧设有下注油口。
所述的吸盘包括内部的金属成型层和外部的橡胶密封层。金属成型层用来定形,防止吸盘发生大的形变,以致影响吸力效果,外部的橡胶密封层是用来提高吸盘在车辆表面的贴覆密封程度。
所述的吸盘为截面为半圆形的半球体,圆盘直径为25~200mm,圆盘深度为3~30mm 。
所述的吸盘带有弧面的矩形体,吸盘的宽度为50~400mm,弧面深度为3~40mm。吸盘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修复的具体部位的形状进行任意的调换。
所述的吸盘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顶角的角度为90度、112.5度、135度或157.5度,三角形边长为10~50mm。
所述的吸盘为三角连接架结构,包括三棱体和固定安装在三棱体上下两表面的两片三角形挡片,三角形挡片的一侧边与三棱体上下两表面的对应的一侧边长度相等,且三角形挡片的面积大于三棱体上下两表面的三角形面积,三棱体中心处上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保证真空效果、运行稳定:采用先注水后排水的排空方式,先通过注水口向吸盘内注水,将吸盘内的空气排空,再通过活塞杆提供吸力给吸盘,将凹坑吸出,保证了吸盘内的真空度,运行稳定,修复效果显著;
2、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吸盘采用双层结构,内部的金属成型层用来定形,防止吸盘发生大的形变,以致影响吸力效果,外部的橡胶密封层是用来提高吸盘在车辆表面的贴覆密封程度;且吸盘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修复的具体部位的各个形状进行任意的调整,进一步的提高吸盘的贴覆密封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吸盘主视图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万海,未经张万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4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窄小空间激光打标方法及其打标机
- 下一篇:烟尘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