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遮阳、遮雪、防刮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4503.6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奚振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奚振原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陆小盆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遮阳 遮雪 防刮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装饰用品,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汽车遮阳、遮雪、防刮挡。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的家庭开始购买汽车,停车难的问题随之出现,大多数的汽车常常需要停在露天的停车场。夏天的时候,汽车内的真皮座椅和仪表台等设备吸收阳光的热量,使车内温度升高,同时高温也会使车内的塑料、真皮等部件产生异味,再次进入车内的时候,会闻到异味和感受到车内的高温。而在冬天的时候,下雪的时候,雪会成固体状态一直积累在汽车表面。看似清洁的雪中含有大量的酸碱成分和盐类腐蚀性物质,就会对车辆漆面造成伤害。时间一长覆盖在车身上的雨雪会侵蚀车漆表面,使漆面外部的亮釉层失去光泽,严重时会使漆面开裂脱落。
而遮阳挡可以反射阳光,防止太阳直晒车内,有效降低车内的温度。因此人们使用铝箔或无纺布做为车档,车档上设有吸盘,可以较方便的吸在汽车的前档、后档、侧面的玻璃上,起到遮蔽阳光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车档产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主要以遮挡汽车玻璃为主,缺少对汽车的引擎盖、车顶和后箱等部分的遮盖,遮挡效果差;2.大多数采用吸盘作为固定件,常常因为吸力不够或被挤坏造成车档与汽车连接不紧密,失去遮阳的作用;3.功能较为简单,仅具备遮阳功能,而不具备如防雪、防刮等其它功能。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车档。
目前,我们检索到一些汽车遮阳挡的公开文献,例如:
1.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38681.1,公开日2010年05月19日,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挡,它包括有一弹性线体绕成的框体、设置在框体内的网布和与汽车玻璃具有粘合作用的透明薄膜及包覆住框体且与网布和透明薄膜边缘缝合的包边布。其不足之处在于:1.主要以遮挡汽车玻璃为主,缺少对汽车的引擎盖、车顶和后箱等部分的遮盖,遮挡效果差;2.功能较为简单,仅具备遮阳功能,而不具备如防雪、防刮等其它功能。
2.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173280.8,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挡,它包括遮阳挡主体,以及安装在遮阳挡主体两端的吸盘,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遮阳挡主体为表面均匀分布满细孔的网眼布结构。其不足之处在于:1.缺少对汽车的引擎盖、车顶和后箱等部分的遮盖,遮挡效果差;2.采用吸盘作为固定件,常常因为吸力不够或被挤坏造成车档与汽车连接不紧密,失去遮阳的作用;3.功能较为简单,仅具备遮阳功能, 而不具备如防雪、防刮等功能。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车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挡效果好、安装简便、功能多的汽车遮阳、遮雪、防刮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遮阳、遮雪、防刮挡,包括铝箔和无纺布组成的双层遮挡布,所述双层遮挡布分为引擎盖部、前挡玻璃部、车顶部、后挡风玻璃部、后箱部五个部分,所述双层遮挡布中设有永磁体。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永磁体在双层遮挡布的引擎盖部、车顶部、后箱部各设有2排,每排的数量为3~4颗。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永磁体为圆形,厚度为2~4mm。
有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遮挡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分为引擎盖部、前挡玻璃部、车顶部、后挡风玻璃部、后箱部五个部分,可覆盖汽车的主要部分,覆盖面积大,同时利用铝箔的反光特性,减少热量向车内传递,遮挡效果好。
2.安装简便。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的外壳为钢板的特点,运用永磁体固定,使用时固定和拆除非常简单而方便,同时不使用时可折叠起来放在汽车后箱,占的空间小。
3.功能多。本实用新型可用作汽车夏天遮阳用和冬天遮雪用,还可以挂在车顶保护车身被刮,同时还不影响视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遮阳、遮雪、防刮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遮阳、遮雪、防刮挡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遮阳、遮雪、防刮挡的永磁体安装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铝箔1、无纺布2、双层遮挡布3、永磁体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奚振原,未经奚振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4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
- 下一篇:后悬挂横向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