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3372.X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攀;赵自强;王明利;吴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如何解决汽车数量增长与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的矛盾,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之一。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因其节能环保且技术相对成熟,是未来几年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动汽车在动力电池电量下降至一定程度时,需给电池充电。汽车上设有充电口,需要外部充电连接设备将汽车充电口与外部电源连接,而外部充电连接设备主要有充电枪及其附带线束。将充电枪与汽车充电口连接,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后就可实现充电。
目前电动车使用的充电枪仅实现充电功能,如果在夜间实施充电,周边环境较黑暗,在无照明的情况下,会造成充电操作困难。特别是充电枪与汽车充电口的接插,如人为操作失误,有触电危险。而这将无疑会影响整车安全性,削弱车型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充电时,由于光线暗造成操作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包括充电枪和电源线,所述充电枪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两端的用于与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口和用于与电源线连接的电源端口,所述充电端口设有充电极柱;所述电源线一端与充电枪的电源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光源,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光源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源线在充电枪内分为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与充电极柱连接,第二分支与电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的充电枪壳体上增加光源,在壳体内部增设电路板,并将外部电源的电信号分为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当充电枪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后,外部电源的第二分支经电路板转换为可供光源发光的电信号,为光源供电。方便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地方将充电枪连接至汽车充电口,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优选情况下,所述光源为LED灯。
优选情况下,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分别与光源和电路板连接。
优选情况下,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光源位于下壳上。
优选情况下,所述上壳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凹槽内。
优选情况下,所述下壳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电池设置在第二凹槽内。
优选情况下,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光源开闭及充电端口解闭锁的复位开关。
优选情况下,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光源发光的驱动电路。
优选情况下,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给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
优选情况下,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具有过压和过流保护功能的稳压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33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