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公路缓冲防撞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3368.3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智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公路 缓冲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栏,尤其是一种双层公路缓冲防撞护栏,属于市政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路两侧的防护装置是由若干个立柱和位于其上部的防护板所组成,防护板基本都采用单层的波形板。当汽车失控撞上防护板后,由于汽车行驶的速度很快,冲击力很强,防护板本身又是采用钢材结构,在失控的汽车高速强大的冲击力下,防护板本身和汽车都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往往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发一种双层公路缓冲防撞护栏,通过采用双层护栏板,并在双层护栏板之间增加缓冲弹簧和缓冲块,在护栏板与立柱之间也增加缓冲块,使护栏具有良好的缓冲力和抗冲击力,能有效阻止和降低汽车事故发生时损失。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公路缓冲防撞护栏,包括护栏板、立柱、螺栓一、缓冲块、底板和螺栓二,所述底板焊接在立柱底部,螺栓二穿过底板将立柱固定在公路地面,其特征是:所述护栏板分为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外板中间设有反光块,内板中间设有开口;所述螺栓一穿过立柱将护栏板锁紧在立柱一侧。
所述内板与外板之间中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一端顶有接触片。
所述内板与外板之间两侧设有缓冲块一,缓冲块一中间设有连接螺栓三。
所述护栏板与立柱之间还设有缓冲块二。
所述缓冲块一和缓冲块二材质均为橡胶。
所述内板和外板的横截面均呈波纹状。
所述立柱和护栏板表面镀锌处理。
所述反光块截面呈三角形。
所述接触片材质为耐磨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采用双层护栏板,并在双层护栏板之间增加缓冲弹簧和缓冲块,在护栏板与立柱之间也增加缓冲块,使护栏具有良好的缓冲力和抗冲击力,能有效阻止和降低汽车事故发生时损失。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抗冲击力强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公路缓冲防撞护栏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公路缓冲防撞护栏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护栏板的结构布置图。
图中:1、护栏板,2、立柱,3、螺栓一,4、缓冲块二,5、底板,6、螺栓二,101、螺栓三,102、接触片,103、反光块,104、缓冲块一,106、外板,107、内板,108、开口109、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层公路缓冲防撞护栏,包括护栏板1、立柱2、螺栓一3、缓冲块4、底板5和螺栓二6,所述底板5焊接在立柱2底部,螺栓二6穿过底板5将立柱2固定在公路地面,护栏板1分为内板107和外板106两块板,内板107和外板106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外板106中间设有反光块103在夜间对车辆灯光进行反光提醒驾驶人员护栏位置,内板107中间设有开口108使螺栓一3穿过内板107;螺栓一3穿过立柱2将护栏板1锁紧在立柱2一侧。
内板107与外板106之间中部设有缓冲弹簧109,缓冲弹簧109一端顶有接触片102,当内板107受到冲击时候接触片102将冲击力均匀地传送到缓冲弹簧109上面,内板107与外板106之间两侧设有缓冲块一104,缓冲块一104中间设有连接螺栓三101,螺栓三101将缓冲块一104锁紧在内板107和外板106之间不掉落,护栏板1与立柱2之间还设有缓冲块二4。
缓冲块一104和缓冲块二4材质均为橡胶,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对冲击物体具有一定缓冲作用。内板107和外板106的横截面均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波纹状,该形状易于加工且技术成熟,立柱2和护栏板1表面镀锌处理防止表面生锈导致使用寿命短,反光块103截面呈三角形,接触片102材质采用耐磨钢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失控汽车撞向护栏板1的时候,首先对外板106进行冲击,外板106受到冲击力之后将冲击力传送到缓冲块一104和缓冲弹簧109上面,缓冲块一104和缓冲弹簧109本身具有一定弹性,开始反压,这样就抵抗了部分冲击力,缓冲块一104和缓冲弹簧109再将冲击力传送到内板107,通过前面对冲击力的抵消,内板107后面还设有缓冲块二4共同抵抗剩下的冲击力。这样通过双层的抵抗,失控汽车对整体护栏的破坏大大减少,同时自身受到的伤害也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智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市智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3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