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806.4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克石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朱思全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现有便携式行车记录仪主要用于拍摄车辆前方情况,通常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或者放置于车辆的中控面板上,以不干胶和吸盘方式固定,镜头朝向车外前方摄录。现有行车记录仪具有以下缺点:首先,安装在挡风玻璃上明显占用额外空间,行车记录仪及其连接线干扰驾驶员视线,影响驾驶;其次,不干胶或吸盘的固定方式使得行车记录仪在颠簸路段容易脱落或失效。现有另外一种行车记录仪其集合了反光镜和显示屏与一体,安装于原车反光镜位置处,但需要拆掉原车反光镜,影响原车结构,导致车辆不能保修等。因此,现有行车记录仪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其在不改变原车结构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同时用于后视及行车记录,并能防止抖动脱落,摄像角度可调的行车记录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电致变色玻璃、显示屏以及万向转动摄像头,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电致变色玻璃以及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前壳,所述万向转动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后壳,所述后壳上设有至少两对搭扣,其每对搭扣连接有用于将所述行车记录仪固定于车辆后视镜的弹性绷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仪,所述搭扣设置于所述后壳的上边沿以及下边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仪,所述后壳上边沿还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倒车后视摄像头接口以及第一存储卡插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仪,所述后壳的侧边沿还设有音频输出接口、USB接口以及第二存储卡插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仪,所述前壳下边沿设置有麦克风以及电源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仪,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处理器、重力感应装置以及存储器,所述重力感应装置以及存储器分别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倒车后视摄像头接口通过数据线与倒车后视摄像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电源输入接口通过电源线与一外部电源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行车记录仪的显示屏与电变色玻璃安装在同一壳体内形成带防眩目后视镜的行车记录仪,并且在壳体的后壳上设有至少两对搭扣,其每对搭扣连接有用于将行车记录仪固定于车辆后视镜的弹性绷带。从而可将该带防眩目后视镜的行车记录仪通过弹性绷带绑缚于原车的后视镜上,不对原车结构进行改变。并且由于该弹性绷带可调节松紧,能够防止抖动脱落,采用万向转动摄像头使得摄像角度可调。借此,本实用新型能在不改变原车结构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同时用于后视及行车记录,并能防止抖动脱落,摄像角度可调的行车记录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行车记录仪一种实施例的一种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本使用新型行车记录仪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本使用新型行车记录仪一种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行车记录仪100,包括壳体10、电致变色玻璃20、显示屏30以及万向转动摄像头40,壳体10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电致变色玻璃20以及显示屏30安装于前壳11,万向转动摄像头40安装于后壳12,后壳12上设有至少两对搭扣50,其每对搭扣50连接有用于将行车记录仪固定于车辆后视镜的弹性绷带60(见图3)。显而易见,为保证行车记录仪100的连接稳固性,也可以设置3对、4对或多对搭扣50。优选的是,搭扣50设置于后壳12的上边沿以及下边沿,其能使行车记录仪100与原车后视镜连接更为稳定。当然搭扣50也可设置于后壳12的中部,只是行车记录仪100与原车后视镜连接稳定性相对较差。该万向转动摄像头40的处理芯片优选采用是1280 x 720, 30FPS(帧数)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采用电致变色玻璃作为后视镜的材料,而采用普通的防眩目玻璃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克石,未经王克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2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