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0136.2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2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敬三;菱田直树;青板由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73 | 分类号: | H02K5/17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3月30日,申请号为201220130654.2,发明名称为“马达”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式的马达。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通用马达用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等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空气净化器、换气扇等家电产品等各种设备中。这样的通用马达具有用于对设备进行定位的嵌合部。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10198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无刷马达中,在机壳设有镶嵌部。通过镶嵌部与对象部件嵌合来进行径向定位。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9-95085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步进马达中,也在外壳设有镶嵌部,在镶嵌部的周围设置安装板。通过将镶嵌部插入被安装板的导向孔并旋转安装板,可以容易地固定安装板和被安装板。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用于各种用途的通用马达中,作为与设备嵌合的部位的直径,有各种尺寸要求。以往,用马达的机壳的一部分或者轴承保持架的一部分等作为与设备嵌合的部位。因此,每次用途变更,都需要重新设计机壳和轴承保持架。且由于这些部件与马达的其他各种部件连接,带来更复杂的设计变更作业。
本实用新型以削减用于各种用途的马达的设计成本为目的。
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马达包括:马达部,其轴从马达本体突出;以及马达安装部,其配置在所述马达本体的所述轴的前端侧,由板部件形成;所述马达本体具有位于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第一圆周上的第一嵌合部,所述马达安装部具有:第三嵌合部,其是在所述板部件弯折成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部位,位于以所述中心轴线为 中心的第三圆周上且插入设置于搭载有所述马达部的设备的开口中;马达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马达本体;以及设备固定部,其固定于搭载有所述马达部的所述设备。
另外,所述第一嵌合部由所述马达的外罩部件形成。
另外,在所述第一嵌合部的内周面配置有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削减用于各种用途的马达的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为马达的剖视图。
图3为马达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4为马达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5为马达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其它变形例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7为其它变形例的马达的局部立体图。
图8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9为马达的主视图。
图10为马达安装部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91开口
101、201马达部
102、202马达本体
103、203马达安装部
113轴承
114、214第一嵌合部
121、221轴
172、272立起部
173、273设备固定部
175(立起部之间的)部位
176、276第二嵌合部
178、278马达固定部
179、279第三嵌合部
180环状突出部
280中央部
290通气贯通孔
J1、J2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图1的上侧简称为“上侧”、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不代表组装到实际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并且,将轴的一部分突出的方向称作“前端侧”。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刷马达100(以下称作“马达”)的纵剖视图。马达100被用于各种OA设备中。
马达100具有马达部101、马达安装部103。在图1中,作为马达部101的输出轴的轴121朝向下方。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马达部101中除轴121的向下方突出的部位以外的部位称作“马达本体102”。即,轴121的一部分从马达本体102突出。
马达安装部103配置在马达本体102的轴121的前端侧。马达本体102具有位于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第一圆周上的第一嵌合部114。马达安装部103具有第二嵌合部176、第三嵌合部179、马达固定部178、设备固定部1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0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