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喇叭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9859.0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喇叭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喇叭耳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头戴耳机的声学结构一般包括耳壳10,位于耳壳10内部的喇叭(扬声器)11,嵌套在耳壳上的耳罩12,耳壳10一般由前、后壳组成,在喇叭11的间隔下分别形成前腔13和后腔14。其中,喇叭11的结构断面与面接棱处(如图1中虚线框a、b所示)均为棱角分明式设计,喇叭11的振膜发声面110与耳壳10前、后壳表面之间多为近乎平行式设计,而且后壳多为封闭式设计,仅在必要时增加简单的均压孔100来调整前、后腔的声压均衡特性。
现有头戴耳机的声学结构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1、存在风噪:由于喇叭的结构断面与面接线处均为棱角分明式设计,所以当前、后腔内部的即时声速度较大时,会产生切割汽流的脉动互扰调制声波(风噪),这种声波产生较多时会使头戴耳机系统声音的清晰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驻波造成失真:通常情况下耳机喇叭的振膜发声面与前、后壳表面之间多为近乎平行式设计,因而会存在较多驻波,致使腔体内某些点上的声压增强而某些点上减弱,故使前后腔内声压不均匀,所以合成后的声压不均而导致声失真。
3、低频声压对耳膜造成压迫感:对喇叭发声能量而言,主要能量集中在低频段,而常规头戴耳机的后壳(用于低频)多为封闭式设计,仅在必要时增加均压孔,所以这种后壳和后腔的声压会对耳膜产生压迫感。
4、前、后腔声波均衡与谐振选频特性不佳:通常耳机后壳只采用均压孔来调整前、后腔的声压均衡特性,容易造成在声压均衡过程中对某频段的声压合成不一致,影响前、后腔声波均衡与谐振选频特性。
因此,需要一种双喇叭耳机,以避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喇叭耳机,能够抑制风噪、驻波的产生,改善声压均衡特性,减小低频声压对耳膜造成的压迫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喇叭耳机,包括空心的耳壳以及位于耳壳中的低音无源辐射器和相背设置的高、低音喇叭;所述低音无源辐射器将耳壳内腔间隔为放置高音喇叭的前腔和放置低音喇叭的后腔,所述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的结构边缘均为圆滑曲面,发声面均朝向耳壳外,且所述低音喇叭的背面前方和高音喇叭的发声面前方均设有锥形扩散器;所述耳壳用于构成后腔的部分中,与所述低音喇叭发声面相对的区域为网罩,与所述低音无源辐射器相接的区域设有均压倒相孔或均压倒相管;所述前腔内还设有带有均压倒相孔或均压倒相管的独立声腔,所述高音喇叭位于所述独立声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网罩为向外拱起的弧面结构,与所述低音喇叭的发声面之间有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网罩为钢网,每根钢网丝的直径在0.8mm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高、低音喇叭的结构边缘的倒角的角边长度在1.5mm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耳壳用于构成后腔的部分中,与所述低音无源辐射器相接的上下区域均设有均压倒相孔或均压倒相管,所述均压倒相孔或均压倒相管的边缘为圆滑曲面,所述边缘的倒角的角边长度在1.5mm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低音喇叭的周围还设有曲面吸声体,所述曲面吸声体的曲面从低音喇叭的侧前端延伸至所述耳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低音喇叭背面的锥形扩散器为两个锥体底面对接而成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独立声腔的腔体壁为圆滑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前腔的侧壁上设有曲面导声体,所述曲面导声体的曲面从与所述低音无源辐射器相接处延伸至所述前腔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低音无源辐射器为平板型纸盆,边缘设有折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9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