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9519.8 | 申请日: | 2013-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2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宸三普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2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设备 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
背景技术
换热器(英语翻译: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其中,阀弯头是换热设备组成的零部件之一。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弯管[申请号:201220125109.4],包括弯管本体,所述弯管本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弯管本体设有凸起或凹陷的箭头标记。
上述方案设计不够合理,不适用于换热设备,且不便于装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的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包括呈L形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的一端设有针阀,在阀体另一端外围套有内螺纹接头,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能够限制内螺纹接头轴向向内端移动的第一环形挡 圈和轴向向内外端移动的环形凸肩,所述的内螺纹接头上设有位于环形凸肩与第一环形挡圈之间的第二环形挡圈。
在上述的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中,所述的第一环形挡圈和第二环形挡圈之间还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压缩弹簧。
在上述的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中,所述的内螺纹接头与阀体之间还设有O型圈,所述的O型圈设置在环形凸肩上。
在上述的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中,所述的内螺纹接头的内螺纹螺距为1.3mm,内螺纹接头的内螺纹牙高为1.2mm。
在上述的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中,所述的针阀上还设有防滑纹和标识,所述的防滑纹和标识环形分布在针阀上。
在上述的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中,所述的防滑纹位于标识的内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使用寿命长,在安装中能有效减少安装失误带来的噪音,连接可靠,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针阀2、内螺纹接头3、第一环形挡圈4、环形凸肩11、第二环形挡圈31、卡簧5、防滑纹21、标识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适用于换热设备的阀弯头,包括呈L形的阀体1,阀体1的一端设有针阀2,在阀体1另一端外围套有内螺纹接头3,阀体1上设有能够限制内螺纹接头3轴向向内端移动的 第一环形挡圈4和轴向向内外端移动的环形凸肩11,内螺纹接头3上设有位于环形凸肩11与第一环形挡圈4之间的第二环形挡圈31。
第一环形挡圈4和第二环形挡圈31之间还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压缩弹簧5。
内螺纹接头3与阀体1之间还设有O型圈,O型圈设置在环形凸肩11上,内螺纹接头3的内螺纹螺距为1.3mm,内螺纹接头3的内螺纹牙高为1.2mm,针阀2上还设有防滑纹21和标识22,防滑纹21和标识22环形分布在针阀2上,防滑纹21位于标识22的内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阀体1、针阀2、内螺纹接头3、第一环形挡圈4、环形凸肩11、第二环形挡圈31、卡簧5、防滑纹21、标识2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宸三普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宸三普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95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