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活性生物床污水处理集约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7434.6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唐传祥;禹芝文;李勇;游建军;陈湘斌;杜成琼;刘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郴州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发军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生物 污水处理 集约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活性生物床污水处理集约化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自1914年提出以来,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其反应器的形式也不断发展,是一个古老而至今仍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水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中的关键是活性污泥,其沉降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污泥膨胀是使处理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污泥膨胀其表观现象是活性污泥絮凝体的结构与正常絮体相比要松散一些,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不利于污泥底物对污水中营养物质(有机物)的吸收降解,并且影响后续构筑物的沉淀效果。
大多数水处理工作者对如何控制污泥膨胀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①采用化学药剂杀灭丝状菌;②改变进水方式及流态;③改变曝气池构型;④控制曝气池的溶解氧;⑤调节池、废水的营养配比等等。这些方法虽然对如何控制污泥膨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一般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尤其是在污水处理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埋式一体式设备中,一旦在实际运行时,发生污泥膨胀,将导致整个处理系统瘫痪。而在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污泥膨胀又在所难免,这严重影响水质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处理系统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活性生物床污水处理集约化系统,该系统能把回流污泥HSB菌释放出来,让丝状菌膨胀,再反复经过厌氧HSB菌释放/好氧过程,对菌种进行筛选、富集、固定,使之形成高活性生物床,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活性生物床污水处理集约化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串联连通的格栅井、初步沉淀池、污泥酸化池、多级脱泥池好氧池单元、MBR膜生物反应池、消毒池;每一级脱泥池好氧池单元包括一个脱泥池和连通于脱泥池之后的好氧池;每个脱泥池内均设置有纤维填料,每个好氧池下部均设有曝气器单元一,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下部设有曝气器单元二,各曝气器单元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相连;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内设有MBR膜组件;每个好氧池均通过污泥回流泵进泥管与污泥回流泵相连,该污泥回流泵分别通过污泥回流泵出泥管一与各脱泥池相连;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回流泵出泥管二与所述污泥酸化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脱泥池内释放HSB菌进行脱泥,HSB高效微生物技术是把来源于大自然的微生物经过筛选及驯化后,将由多种高分解力微生物组成的菌群在经过特殊驯化后及强化后,在工程中具有降解有机物能力强、分解彻底、产泥因子小、污泥沉降性能佳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经过反复多次将厌氧HSB菌在脱泥池和好氧池中循环,将回流污泥的HSB菌释放出来,让丝状菌膨胀,并固定在纤维填料上,从而对菌种进行多级筛选,实现高活性生物床污水处理。经过多次改变微生物的生长环境,筛选固定高次营养水平的生物、延长微生物的食物链,使HSB菌提高处理效率和吸附分解剩余污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作为一种具体的例子,所述脱泥池好氧池单元为三级脱泥池好氧池单元,其中污泥酸化池、一级脱泥池、一级好氧池、二级脱泥池、二级好氧池、三级脱泥池、三级好氧池、MBR膜生物反应池串联连通。
为了拦截大体积污物,所述格栅井内设有机械格栅。
为了调节水量、均和水质,更好地处理污水,所述格栅井与初步沉淀池之间设有调节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各曝气器单元优选为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单元。
为贮存、转输经处理达标后的中水,所述消毒池后接有中水回用池,流出的水可以作为清洁用水。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酸化池和消毒池均为空塔构筑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与消毒池之间通过抽吸泵及管道连通。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经过调节池调节6-10小时后,进入初步沉淀池内沉淀1-2小时;
2)初步沉淀池内的上清液进入污泥酸化池中酸化3-5小时;
3)酸化后的污水进入多级脱泥池好氧池单元内,其中,每级脱泥池内保持0.5-1.5小时,每级好氧池内保持2-4小时;
4)将污水送入MBR膜生物反应池内反应2-4小时后,送入消毒池内消毒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郴州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郴州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圆齿片
- 下一篇:用于管件加工的简易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