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叉配血检测试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5039.4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6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志;张林华;胡晶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0 | 分类号: | G01N33/8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血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叉配血检测试条。
背景技术
交叉配血实验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是将献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的试验。
交叉配血实验包括主侧和次侧两种实验。主侧实验是受血者的血浆与供血者的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的试验;次侧实验是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浆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的试验。若主侧和次侧实验均不凝集时,可输血;若主侧实验发生凝集,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
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可发现血型鉴定错误、亚型、血型不合、不规则抗体等,正确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是安全输血的基础和保障。必须保证受血者的血清中不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起反应并导致供血者红细胞破坏的抗体。还要确保供血者血清中不存在与患者红细胞上抗原起反应并导致受血者红细胞破坏的抗体。目的是确保患者输用了供血者的血液后能在患者体内有效的存活,避免因输注不配合的血液成份所导致的不良溶血性输血反应,来保障安全、有效输血治疗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交叉配血方法有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微柱凝胶卡。以上几种方法除了操作繁杂以外,还必须匹配离心机等专用设备,因此上述方法不适用于即时检验(POCT),无法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完成交叉配血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交叉配血检测试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叉配血检测试条,包括一底板及从左至右依次相接的设置在底板上的吸水纸、第二缓冲垫、包被有抗人血液免疫球蛋白抗体的抗体垫、第一缓冲垫和冲洗液滴加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人血液免疫球蛋白抗体包括抗人IgG抗体、抗人IgM抗体、抗人IgA抗体、抗人IgD抗体和抗人IgE抗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吸水纸右边缘搭在所述第二缓冲垫的左边缘上,所述第二缓冲垫的右边缘搭在所述抗体垫的左边缘上,所述抗体垫的右边缘搭在第一缓冲垫的左边缘上,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右边缘搭在所述冲洗液滴加垫的左边缘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垫为孔径20-40μm的亲水玻璃纤维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和冲洗液滴加垫均为孔径大于0μm的亲水玻璃纤维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为聚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一套设在所述交叉配血测试条外并与该测试条的尺寸适配的塑料卡,该塑料卡上对应所述抗体垫和所述冲洗液滴加垫处分别开设有加样孔和冲洗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配血检测试条,包括一底板及从左至右依次相接的设置在底板上的吸水纸、第二缓冲垫、包被有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的抗体垫、第一缓冲垫和冲洗液滴加垫,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
2、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配血检测方法的总的反应时间仅需2-20分钟,快捷简便且无需借助仪器设备,适用于即时检验(POCT),可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完成交叉配血实验,应用于非常军事时期或重大灾难时期的输血前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叉配血检测试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叉配血检测试条的塑料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5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放电检测电路及处理系统
- 下一篇:可调节式焊缝探伤导波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