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式抽痰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5023.3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古廖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廖美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王家印;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式抽痰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痰管,更详而言的,指一种易于更换抽痰管组,提供更具卫生安全与操作方便功效的一种分离式抽痰管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抽痰动作,是将一抽痰管的一端伸入病患的呼吸道中,另一端则利用一负压产生器(吸引机)提供抽引的动力源,达到将病患呼吸道内的痰液抽出的目的;现有所知的抽痰管分成开放式与密闭式二种,因为开放式的抽痰管其结构较为简易却存在有相当大的感染风险;密闭式抽痰管其结构较为复杂且组成零件多,导致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又,更换时需要全部换掉,实为一浪费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抽痰管装置,凭借一特殊的控制接头可提供方便于更换抽痰管、并可避免痰液等分泌物在更换抽痰管时有外流引发感染的现象发生,使其达到一次性医疗卫生的行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离式抽痰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通管,具一第一接管用来与病患端的一气管内管连接,一第二接管用来与供氧装置的一呼吸管路连接,使氧气能够由所述第二接管、所述第一接管送进至病患端,以提供维持病患呼吸的功用,一第三接管则用来与一抽痰管组连接,在所述第三接管的外部扩大设有一组接环;
一控制接头,以可旋转的方式组接于所述连通管的第三接管与一抽痰管组之间,其一端设有一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能够与所述连通管其第三接管的组接环密切接合,所述接合部具有圆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接管的管口的一抵持面,所述抵持面能够封闭所述第三接管,在所述抵持面上还设有一偏心通孔,所述抵持面上的偏心通孔常保持为与所述第三接管为不连通的状态,所述控制接头的另一端则组设有一接管部,所述接管部具有一贯通的心孔;
一抽痰管组,包括一隔离袋、在所述隔离袋二端的一第一插接部与一第二插接部以及穿伸通过所述隔离袋的一抽痰管,所述抽痰管前端穿出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外组接一抽痰管座,并与一真空抽吸装置连接提供抽吸作用,所述抽痰管的末端能够穿出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然后由所述控制接头的接管部的心孔进入,接着通过呈对应连通的所述控制接头的偏心通孔与所述连通管的第三接管的管口,并且穿出所述第一接管,再进入病患端的一气管内管中进行抽痰动作。
其中,所述连通管的组接环上设有一限位凸块,并相应于所述控制接头的外周围上一限位槽,使其互相牵制,如此限制控制接头于组接环上一旋转范围。
其中,更具有一外盖可以盖合于所述控制接头其接管部,以封闭所述接管部其的心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据以提供想欲更换所述抽痰管组时,凭借旋转所述控制接头以封闭住所述连接管其第三接管与外界的通路,再将所述抽痰管组由所述控制接头其接管部处整组拆下丢弃,动作方便容易、并且可避免痰液外溢造成感染的缺弊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抽痰管装置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2为所述分离式抽痰管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所述分离式抽痰管装置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4与图5为所述分离式抽痰管装置的动作剖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通管;11-第一接管;12-第二接管;13-第三接管;131-管口;132-组接环;14-限位凸块;2-控制接头;21-接合部;22-偏心通孔;23-接管部;231-心孔;24-限位槽;25-外盖;3-抽痰管组;31-隔离袋;32-第一插接部;33-第二插接部;34-抽痰管;35-抽痰管座;4-呼吸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离式抽痰管装置,主要包括有一连通管1、一控制接头2、以及一抽痰管组3;
所述连通管1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管11、第二接管12以及第三接管13,所述第一接管11用来与病患端的一气管内管(图未示出)连接,所述第二接管12用来与供氧装置的一呼吸管路4连接,使氧气可以由所述第二接管12经由第一接管11送进至病患端,以提供维持病患呼吸的功用,所述第三接管13则用来与所述抽痰管组3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接管13其管口131的口径较小并且非位于所述第三接管13的中心部位,于所述第三接管13其外周侧、也以呈偏心设置的样态扩大设有一组接环1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廖美玉,未经古廖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5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