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的智能感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3173.0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拙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G08B2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智能 感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感知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智能感知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100多年。步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先进技术,被应用和研究,使得汽车工业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革命。2005年美国《汽车新闻》、《汽车工程》等杂志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十大趋势预测表明:下一个汽车销售高潮将从普及“智能化汽车”开始。汽车的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行车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且驾驶人员的疲劳驾驶将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智能感知系统,其能对驾驶人员的状态和汽车的行驶状况进行监测,避免驾驶人员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汽车的智能感知系统,它包括微控制器和连接在微控制器上的电源接头,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显示器和数据接口,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摄像头和和传感器,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控制接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控制器和电源接头之间连接有开关按钮。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包括光线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速传感器为数字式转速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摄像头为数字式摄像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数据接口为USB接口或并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控制器为MC9S12DG12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对驾驶人员的状况进行监测,避免驾驶人员疲劳驾驶,确保司乘人员的行车安全。
2、本实用新型可对车辆的行驶状况进行监测,避免光线较暗或者车速太快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用于汽车的智能感知系统,它包括微控制器和连接在微控制器上的电源接头,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显示器和数据接口,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摄像头和和传感器,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控制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微控制器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控,电源接头可连接在电源上,为微控制器提供电能,摄像头作为图像采集装置,将采集驾驶人员的面部信息,即将摄像头对准驾驶人员的头部,微控制器对摄像头采集的驾驶人员的面部信息进行对比,即对驾驶人员的状况进行监测,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给驾驶人员以提醒,避免驾驶人员疲劳驾驶,保证行车安全。控制接头连接在汽车的控制部件上,传感器对车辆的状况进行监测,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当有情况时,微控制器可控制控制器对汽车进行强制操作,保证行车安全。数据接口可连接外部器件,用于对系统提供升级服务。
所述的微控制器和电源接头之间连接有开关按钮。电源接头和微控制器之间连接开关按钮,使便于对该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控制。
所述的传感器包括光线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传感器对车辆的状况进行监测。当光线传感器监测到光线较暗而驾驶人员一时大意忘记打开车灯时,微控制器控制控制接头强制将汽车的行驶车灯打开。转速传感器用于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监测,当车速过快时,微控制器控制控制接头强制将汽车的车速降下,以保证行车安全,尽量减少交通事故。
所述的转速传感器为数字式转速传感器。
所述的摄像头为数字式摄像头。
转速传感器和摄像头均为数字式,便于微控制器的处理。
所述的数据接口为USB接口或并口。
所述的微控制器为MC9S12DG128。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3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