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触开关贴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1938.7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7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东;石皋莲;季业益;顾涛;殷铭;陆宝山;王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触开关贴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备箱软触开关装配的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现有的贴膜方式,气密性检测和贴薄膜工序需要多次更换检测或装配设备,耗时较长,影响整条生产线节拍。同时,作业员劳动强度大,装配、检测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软触开关贴膜装置,将拆卸装夹、气密性检测和贴薄膜三个步骤拆分为流水工作,缩短生产节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软触开关贴膜装置,包括一工作台面,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可旋转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均匀布置有三组治具,所述的治具用以固定软触开关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及贴薄膜机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其中两组治具上方;所述工作台面还设置有薄膜卷料机,通过所述贴薄膜机的吸附杆将薄膜从薄膜卷料机转移并贴覆至所述软触开关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贴薄膜机通过导轨使其在一平面内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卷料机包括原料辊、回收辊及驱动回收辊的电机,所述原料辊与所述回收辊通过薄膜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薄膜卷料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下方,并在工作台面上开设一取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通过转盘电机驱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拆卸装夹、气密性检测和贴薄膜三个步骤拆分为流水工作,缩短生产节拍。
2、通过转盘上的三个治具实现拆卸装夹、气密性检测和贴薄膜三个工序同时进行。
3、薄膜卷料机提供薄膜,贴薄膜机将薄膜转移后,卷入回收辊,提高工作效率。
4、导轨实现了贴薄膜机将薄膜转移并贴覆的工作,降低了作业员劳动强度,提高可靠性。
5、气密性检测装置代替了作业员检测,提高检测精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软触开关贴膜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薄膜卷料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转盘,2、治具,3、气密性检测装置,4、贴薄膜机,41、吸附杆,5、薄膜卷料机,51、原料辊,52、回收辊,6、导轨,10、工作台面,101、取料口,20、软触开关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软触开关贴膜装置,包括一工作台面10,工作台面10上设置有可旋转的转盘1,所述转盘1通过转盘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转盘1上均匀布置有三组治具2,所述的治具2用以固定软触开关壳体20。
气密性检测装置3及贴薄膜机4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其中两组治具2上方,所述贴薄膜机4通过导轨6使其在一平面内移动。
所述工作台面10还设置有薄膜卷料机5,通过所述贴薄膜机4的吸附杆41将薄膜从薄膜卷料机5转移并贴覆至所述软触开关壳体20上。
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薄膜卷料机5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10下方,并在工作台面10上开设一取料孔101。所述薄膜卷料机5包括原料辊51、回收辊52及驱动回收辊52的电机,所述原料辊51与所述回收辊52通过薄膜带连接。
首先将软触开关壳体20安装于治具2上,按下按钮,转盘1将软触开关壳体20旋转至气密性检测装置3下进行气密性检测。
检测合格后,转盘1将软触开关壳体20旋转至贴薄膜机4下,贴薄膜机4通过导轨移动至取料口101,吸附杆41吸取原料辊51送出的薄膜,回收辊将废料回收,同时薄膜卷料机5将薄膜贴覆至软触开关壳体20上。
贴覆完成,转盘1将软触开关壳体20旋转回最初的位置,卸下软触开关壳体20,继续下一工件的操作。
检测项目如果有一项不合格,即报警。
本装置设置了光栅传感器,如果作业员由于操作不当,可以使本装置快速停止不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1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组合式高效胶印机的纸张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封装金属塑膜及其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