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8525.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6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万奖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盛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毕东峰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原料药及中间体制作过程中最常用到的装置。反应釜最常规的生产方式为常压回流反应,但是生产中还常常需要减压回流反应,或者回收反应釜中的试剂,或者将从反应釜中出来的尾气进行回收。而现有的反应釜都不带有上述的功能,因此生产常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常压或减压回流,能回收试剂的多功能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反应釜,其特点是:包括反应釜、片式冷凝器和缓冲罐,所述的反应釜的顶部设有排气管和回流管,排气管与片式冷凝器的上端口相连,片式冷凝器的下端口上连接有下连接管,下连接管的下端与回流管相接;下连接管通过气压平衡管与缓冲罐相接,所述的缓冲罐的上部设有接受管和减压管,减压管上连接有放空管和抽真空管,放空管上装有放空阀,接受管的上端通过三通连接器与下连接管的下端相接,接受管和回流管上都分别装有控制阀;所述的气压平衡管包括竖向设置的反液管,反液管的下端与下连接管相接,反液管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罐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抽真空管上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的排气口上连接有尾气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与气压平衡管相接处下方的下连接管上以及与反应釜相连的排气管上分别装有视镜。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观察试剂的回流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回流管的中部设有两根平行向下设置的竖管,竖管的底部通过连通管连接,连通管上装有试剂回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罐和带有反液管的气压平衡管可以实现常压回流操作、减压回流操作、回收试剂和尾气吸收的操作,使反应釜得到了充分利用,并方便了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附图1,一种多功能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片式冷凝器4和缓冲罐13,所述的反应釜1的顶部设有排气管3和回流管8,排气管3与片式冷凝器4的上端口相连,片式冷凝器4的下端口上连接有下连接管5,下连接管5的下端与回流管8相接;下连接管5通过气压平衡管7与缓冲罐13相接,所述的缓冲罐13的上部设有接受管10和减压管,减压管上连接有放空管和抽真空管12,抽真空管12与真空泵相接,放空管上装有放空阀11,接受管10的上端通过三通连接器与下连接管5的下端相接,接受管10和回流管8上都分别装有控制阀9;所述的气压平衡管7包括竖向设置的反液管6,反液管6的下端与下连接管5相接,反液管6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罐13相接。
常压回流操作时,关闭真空泵和接受管10上的控制阀9,打开回流管8上的控制阀9并打开放空阀11,此时的反应温度固定,从反应釜1中出来的蒸汽通过片式冷凝器4冷凝后,通过回流管8回流到反应釜1中。
减压回流操作时,关闭放空阀11和接受管10上的控制阀9,打开回流管8上的控制阀9并打开真空泵,从反应釜1中出来的蒸汽通过片式冷凝器4冷凝后,因为真空泵打开会有试剂反流到反液管6,因为有反液管6试剂就不会进入到缓冲罐13中,当缓冲罐13与反应釜1之间的气压平衡后,试剂通过回流管8进入到反应釜1中。
当试剂需要回收时,在常压状态下回收时,关闭真空泵和回流管8上的控制阀9,打开接受管10上的控制阀9并打开放空阀11,打开放空阀11使反应釜1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等,这样经过冷凝后的试剂直接通过接受管10流入到缓冲罐13中,这时的缓冲罐13当接受罐使用,回收结束后,从缓冲罐13的底部将试剂放出。在减压状态下回收试剂时,关闭放空阀11和回流管8上的控制阀9,打开真空泵和接受管10上的控制阀9。因为真空泵打开,经过冷凝后的试剂会反流到气压平衡管7的反液管6中,当气压平衡后,试剂就会回流通过接受管10进入到缓冲罐13中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盛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盛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8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洗反应釜
- 下一篇:反应釜酸雾排放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