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女性生理周期监测的多功能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7738.4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4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谈玲;夏景明;陈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10/00;G04B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女性 生理 周期 监测 多功能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手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女性生理周期监测的多功能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手表在功能上已经从传统的时间功能有了更多扩展,从佩戴模式到外观到个性化功能到医疗功能都有。在医疗功能方面,目前主要有心率监测和磁疗共振和生物节律指示灯。但针对女性生理周期进行健康监测的多功能手表目前并未见诸报道。
女性生理周期与其健康有密切关联,主要表现为女性排卵期的体温变化,利用体温监测可以对女性的怀孕、避孕、减肥等起到指导作用,体温变化还能够作为女性身体健康的参考。目前女性生理周期监测主要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利用按天体温测量并手动记录的结果绘制体温曲线。该方法存在测量和操作的误差,且手工操作方式不够便捷,这些对女性生理周期监测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女性生理周期监测的多功能手表,用于监测女性体温及生理周期情况,作为女性怀孕、避孕、减肥和健康监测和治疗等方面的辅助工具,用于解决当前女性排卵期监测主要采取手工操作方法而容易造成数据不精确以及方法本身不够便捷的局限性,同时该手表还有多种操作模式和显示模式,为用户提供很多量身定制的服务。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女性生理周期监测的多功能手表,包括表带和与表带连接的表盘,还包括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单片机MCU、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表带上,且温度传感器与A/D转换器、单片机MCU依次连接;所述单片机MCU分别与显示模块、按键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终端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单片机MCU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语音播报模块,所述语音播报模块与单片机MCU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时间显示按钮、实时体温测量按钮、体温监测模式选择按钮、月份体温曲线显示按钮、体温曲线对比按钮、无线传输按钮。
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手表的结构基础上,增加生理周期监测的多种功能,利用手表表侧按钮选择,手表盘面可以在时间显示、实时体温显示、当月体温曲线显示、历史月体温曲线显示、多月体温曲线对比显示等功能之间自由切换。另外可以将体温数据在物联网环境下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手机和其他终端里,作为治疗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的参考。体温监测有定时监测模式、实时监测模式、混合监测模式;体温曲线中,可以采用明显标志来提醒女性使用者注意一些体温特殊节点,便于使用者及时准确掌握安全期和排卵期,从而合理安排生活。因此,可以解决当前女性排卵期监测主要采取手工操作方法而容易造成数据不精确以及方法本身不够便捷的局限性,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监测服务,做到误差小、操作方便、便于存储和调用、效率提高,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女性生理周期监测的多功能手表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女性生理周期监测的多功能手表的表盘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女性生理周期监测的多功能手表的表盘进行单月体温曲线显示的示意图。
其中标号解释为1-时间显示按钮、2-实时体温测量按钮、3-体温监测模式选择按钮、4-月份体温曲线显示按钮、5-体温曲线对比按钮、6-无线传输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女性生理周期监测的多功能手表,包括表带和与表带连接的表盘,还包括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单片机MCU、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表带上,且温度传感器与A/D转换器、单片机MCU依次连接;所述单片机MCU分别与显示模块、按键模块连接。
另外,可以将体温数据在物联网环境下通过无线传输模块的无线方式传输到手机和其他终端里,无线传输模块为硬件模块,可以为GPRS模块、蓝牙模块、红外模块等。还可以通过与单片机MCU连接的语音模块进行语音播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7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