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化试剂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7710.0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鹏;邵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加斯戴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善县罗星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化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供生化分析仪使用的试剂瓶。
背景技术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通常保存在一般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中,开瓶使用之后,瓶内的试剂不可避免的要与空气直接接触,经过一段长时间大面积的接触,生化试剂极易发生氧化、溶剂蒸发或受到外界污染等不良影响,从而影响试剂质量,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并且会缩短试剂的保存时间。目前,国内外的试剂瓶采用在瓶口加上十字状的橡胶膜来减少试剂与流动空气的接触,但对于全自动生化仪来说,试剂盖接触试剂针造成不同程度的交叉污染甚至会影响到试剂针的液面感应功能。作为改进,近年来有国外公司推出采用机械臂操作试剂瓶开盖及闭盖的新型生化仪机型,但是该设计局限于特殊仪器,推广和普及具有一定难度。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吸收完全自动化,设置有液面报警系统,当试剂即将使用完毕时,停止吸取试剂,使针头不会完全触及瓶底内表面,底部会残余一层试剂。目前,生化仪使用的试剂瓶瓶底一般为平底或底部中间稍凸,周围较低,液面报警高度相同时,这种试剂瓶会造成较多试剂残留。如果为节约试剂,反复往带有残留试剂的瓶中添加新的试剂,也会影响测试效果准确性,而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价格都较高,试剂不能充分利用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生化试剂瓶,对现有容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善或克服,保证瓶内试剂的稳定性,同时使瓶内试剂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化试剂瓶,包括瓶腔、第一瓶口、第二瓶口、第一瓶盖和第二瓶盖。其特征在于:第一瓶口向下延伸一个和瓶口直径相同的硬质圆管,圆管上端靠近瓶口处,设置有缺口,圆管下端与瓶底凹陷处有间隙。圆管下端正对瓶底的最低点,瓶身侧壁延伸出瓶底,形成平稳的环面,支撑试剂瓶。
具体地,所述瓶底为一个曲面或锥面,正对圆管下端是曲面或锥面的最低点。
所述第一瓶口向下延伸的圆管下端与瓶底凹陷距离3~6mm。
所述第一瓶口与第一瓶盖、第二瓶口与第二瓶盖通过螺纹分别连接。
所述生化试剂瓶的瓶口、硬质圆管、瓶腔和瓶身侧壁延伸下来的支撑环可以一体成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用于试剂瓶取样的第一瓶口向下延伸圆管,试剂开瓶后空气仅与圆管内的上层试剂接触,圆管内的试剂虽然可以与空气相通,但是可以很快被试剂针吸取,不影响实验结果。圆管上设有缺口,保证管内气压与管外气压相同,试剂可以顺利流动,管内液面与瓶体内液面达到相等高度,便于试剂针正确探测瓶内试剂量。这种设计解决了现有试剂开瓶稳定性差的问题,延长了有效期,可适用机型多,对于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本实用新型用于试剂瓶取样的第一瓶口的瓶底为一个曲面或锥面,正对圆管下端正对曲面或锥面的最低点,这种设计,将即将用尽的试剂集中在下凹区域的一个较小空间中,剩余相同试剂量时,液面高度比普通试剂瓶高,当试剂余量极微时,试剂液面才会低于试剂探针报警高度,使试剂针停止吸取试剂。这种设计可减少试剂残余,提高试剂利用率,节约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生化试剂瓶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生化试剂瓶透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材料采用普通塑料,如图1所示,一种生化试剂瓶,包括瓶腔、第一瓶口、第二瓶口、第一瓶盖和第二瓶盖。从第一瓶口竖直向瓶体内延伸一个硬质圆管,瓶体高度90mm,瓶口高度8mm,管体内径5mm,圆管下缘距离瓶底5mm,圆管距离瓶口5mm处开设一个边长1mm的圆形缺口,所述瓶底为一个凹弧形面,圆管下端正对瓶底曲面的最低点,瓶
身侧壁延伸出瓶底,形成环面,支撑瓶体。
试剂生产灌装完成后,旋紧两个瓶盖。这种两个瓶盖的结构可作为把手方便操作者取出试剂瓶。
本实施例对试剂瓶结构的瓶体形状不做约束,可以为长方体也可以为横截面为扁状等腰梯形的立方体或其他形状,以试剂瓶便于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内与仪器匹配为宜。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加斯戴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加斯戴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7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