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输油管道漏油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7121.2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涛;李梓;蒋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长娇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自动控制 输油管道 漏油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领域中用于监控输油管道安全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输油管道漏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油生产中,天然气管道、石油输送管道由于年久失修,老化腐蚀非常严重,一旦发生泄漏,不仅浪费资源,更是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很有必要对输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但是由于输油管道具有分散性大、地域跨度大等特点,传统的人工巡检的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并且发现问题不够及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输油管道漏油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对输油管道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掌握管道的运行情况,使得整个系统运行成本低,监测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输油管道漏油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输油管道上的一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转换器连接中央处理器,所述的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存储器、显示器、键盘及报警器。
所述的中央处理器采用STM32F103VBT6 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案中,在输油管道沿线设立若干压力传感器监测点,当输油管道发生泄漏时,管道内油体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迅速流失,会引起管道内该点油体压力降低。油体在泄漏点和与其相邻的两边的区域之间的压力产生差异,并导致泄漏点相邻上、下游区域内的高压油体流向泄漏点处的低压区域,从而又引起与泄漏点相邻区域油体密度减少和压力降低,这种现象从泄漏点处沿管道依次向上、下游方向扩散,形成负压波。沿管道传播的负压波中包含有泄漏信息。只要在管道两端安装压力传感器能够捕捉到包含泄漏信息的负压波,就可以监测泄漏的发生,各个监测点的数据能及时传到上位机,从而对各监测点附近的漏油点监测,且效率高,避免了人工巡检的滞后性和不全面及高成本的问题。并且,当发生漏油问题的时候能及时报警,提醒监控人员有漏油点发生,便于及时处理。此外,中央处理器采用 STM32F103VBT6 芯片,该芯片工作频率 72MHZ ,内置高速存储器(高达 128Kbyte 的闪存和 20Kbyte 的 SRAM) ,具有高的性价比。另外,该芯片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工作温度跨度大,野外工作要节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各构件布局示意图。
图中 1-压力传感,2-数据转换器,3-中央处理器,4-存储器,5-显示器,6-键盘,7-报警器,8-输油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输油管道漏油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输油管道8上的一组压力传感器1作为监测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通过数据转换器连接中央处理器3,所述的中央处理器3分别连接存储器4、显示器5、键盘6及报警器7。各个监测点的数据能及时传到中央处理器3,从而对各监测点附近的漏油点进行监测,避免了人工巡检的滞后性和不全面及高成本的问题。并且,当发生漏油问题的时候能及时报警,提醒监控人员有漏油点发生,便于及时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央处理器采3采用STM32F103VBT6 芯片,该芯片工作频率 72MHZ ,内置高速存储器(高达 128Kbyte 的闪存和 20Kbyte 的 SRAM) ,具有高的性价比;另外,该芯片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工作温度跨度大,野外工作要节能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7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