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绝缘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5142.0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苏旭辉;钟涛;陈伟;张大猛;赵冲;李伟杰;刘佩;罗进;徐凯川;张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梁田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绝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领域,涉及一种高压绝缘杆。
背景技术
高压绝缘杆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检修工具,主要供操作人员对带电的高压电线和电缆等进行非直接接触的远距离操作,例如将高压电线拨离或者拖拽、接通或断开跌落保险开关、刀闸。绝缘棒主要用于安装和拆除临时接地线以及带电测量和试验等工作。
高压绝缘杆或绝缘棒一般由工作部分、绝缘部分和握手部分组成。工作部分一般由金属或具有较大机械强度的绝缘材料制成,绝缘部分和握手部分一般是由环氧树脂管制成,绝缘杆的杆身要求光洁、无裂纹或损伤,其长度根据工作需要、电压等级和使用场所而定。
使用绝缘杆、棒工作时,操作人应选择好合适的站立位置,保证工作对象在移动过程 中与相临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使用绝缘棒装拆地线等较重的物体时,应注意绝缘杆受力角度,以免绝缘杆损坏或绝 缘杆所挑物件失控落下,造成人员和设备损伤。
现有的高压绝缘杆的工作部分一般长度较短,工作部分与绝缘部分之间为固定连接方式,工作时的长度和角度均不能调整,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高压绝缘杆工作时的长度和角度均不能调整,操作不便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绝缘杆。
高压绝缘杆,包括握柄,绝缘部和工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由与工作部连接的工作部连接件和与工作部连接件旋转连接的套筒组成,所述套筒与握柄连接,所述工作部连接件与套筒通过旋转结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结构由套筒内部的第一卡盘,与第一卡盘配合并固定在工作部连接件上的第二卡盘、以及连接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的翼形螺栓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盘、第二卡盘、翼形螺栓材料为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工作部连接件上有连接螺栓,工作部上有与连接螺栓配合的连接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栓和连接螺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
优选的,所述套筒由多个直径递减且互相嵌套的伸缩筒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部包括延伸段和连接在延伸段上的工作端组成,所述延伸段由多个直径递减且互相嵌套的伸缩筒组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绝缘杆,工作部与绝缘部之间可以自由转动角度,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自然灾害或事故现场的带电操作。绝缘部与工作部之间固定牢靠,机械强度高。绝缘部采用伸缩设计,杆身表面得到保护,不易形成毛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带电操作时的事故风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名称为:1-握柄 2-工作部 3-工作部连接件 4-套筒 5-连接螺栓 6-连接螺孔 7-延伸段 8-工作端 9-翼形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高压绝缘杆,包括握柄,绝缘部和工作部,所述绝缘部由与工作部连接的工作部连接件和与工作部连接件旋转连接的套筒组成,所述套筒与握柄连接,所述工作部连接件与套筒通过旋转结构连接。
工作部连接件与套筒通过旋转结构旋转连接,使工作部可以自由旋转角度,操作过程中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体的旋转结构实现方式,旋转结构由套筒内部的第一卡盘,与第一卡盘配合并固定在工作部连接件上的第二卡盘、以及连接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的翼形螺栓组成。采用卡盘互相咬合的旋转结构,使工作部连接件与套筒之间连接牢靠,机械强度高,适用于非金属绝缘材料作为卡盘材料的连接方式。为更好的绝缘,减轻绝缘部重量,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所述第一卡盘、第二卡盘、翼形螺栓材料可以采用环氧树脂。
为进一步增加工作时工作端的纵向的延伸长度,优选的,所述套筒由多个直径递减且互相嵌套的伸缩筒组成。套筒可以自由伸缩,调节长度。优选的,为进一步增加工作端横向的延伸长度,与工作端连接的延伸段可以采用多个直径递减且互相嵌套的伸缩筒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5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