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弧形板材整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3707.1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7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养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筑铝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弧形 板材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弧形板材整形机。
背景技术
板材整形机主要有两种结构型式:一种是简易型,即上下辊无支承辊或仅在下排安装简易支承辊,由于该机型工作辊跨距大而中间无支撑,为了满足一定的刚度和强度,设计时不得不将辊径加粗和辊距加大,而大辊距的板材整形机不仅整形质量较差,而且制造成本高。另一种为通用型,即上下辊均带有支承辊,上辊和上支承辊安装在一个整体的活动梁上,上辊的挠度靠活动梁保证,由于是整体式结构,整个活动梁只能同时上升、下降或倾斜,上下辊的开口量和倾斜量调节很不方便,上下辊、支承辊、活动梁精度要求高,其制作成本亦高,而且矫正精度也不好,也不能满足各种不同厚度的板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调节满足不同厚度板材成型并且节省换辊时间的自动弧形板材整形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弧形板材整形机,包括机架、轧辊和调整机构,所述轧辊由上轧辊及下轧辊构成,所述上轧辊固定于所述机架的悬臂上,所述下轧辊并列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端的丝杆及安装于所述丝杆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相连接,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轧辊设置于所述调整机构的下面。
所述机架呈立式结构。
每个所述丝杆上均设置一个伺服电机,每个所述伺服电机分别于对应的PLC相连接。
所述轧辊呈鼓形。
所述上轧辊为一根,所述下轧辊为两根。
所述上轧辊及所述下轧辊一端分别设有链轮a,所述链轮a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连接。
所述丝杆调节所述上轧辊与所述下轧辊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弧形板材整形机,可以满足不同厚度板材成型的需求,且整机性能稳定,操作简便,节省换辊时间,改善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且能压制出大型弧形板材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机架 2、丝杆 3、上轧辊
4、下轧辊 5、链轮a 6、链轮b
7、电机 8、链条 9、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弧形板材整形机,包括呈立式结构的机架1、轧辊和调整机构,轧辊呈鼓形,轧辊由一根上轧辊3及两根下轧辊4构成,上轧辊3固定于机架1的悬臂上,两根下轧辊4并列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端的丝杆2及安装于丝杆2上的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图中未标出)相连接,,丝杆2设置于机架1上,丝杆2用来调节上轧辊3与下轧辊4之间的距离,伺服电机可以根据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指令调节丝杆2,从而实现全自动化操控。上轧辊3设置于调整机构的下面,上轧辊3及下轧辊4一端分别设有链轮a5,链轮a5交错开设置,电机7一端设有两个链轮b6,链轮a5通过链条8与电机7的链轮b6连接,电机7分别带动上轧辊3及下轧辊4转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筑铝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金筑铝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