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石流变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3690.X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7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胡大伟;周辉;刘继光;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帆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流变 实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岩石流变实验系统,主要是用于进行岩石在单轴或者三轴作用下的短长期力学试验,研究分析岩石的短期力学特性和长期力学特性,试验结果可为地下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重要的试验技术支持,广泛应用于地下岩土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利水电、地热开发及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地下储存等工程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特殊工程如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二氧化碳地中隔离等。出于这些重大岩土工程设计、建设及其长期稳定性评估的需要,岩土介质的长期力学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有必要进行大量的岩石室内流变试验,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分析其长期行为的物理机理,评价其长期稳定性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的岩土介质实验机基本上都是为短期试验而设计的;因此,对岩石流变实验系统的要求就显得极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进行岩石流变试验,并且加载吨位大、刚度大、控制和采集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的一种岩石流变实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岩石流变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反力框架;设置反力框架内的围压室;设置在围压室上方依次叠放并固定在反力框架上的千斤顶、偏压电泵和围压电泵;与千斤顶连接的手动泵;一个自动数据采集器;以及同时与自动数据采集器连接的偏压压力传感器和围压压力传感器;所述偏压压力传感器与偏压电泵连接;所述围压压力传感器与围压电泵连接;所述偏压电泵与千斤顶连接;所述围压电泵与围压室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岩石流变实验系统,所述围压室包括一个包含有下压头的下底座;所述下底座设有圆台,套筒一端套在圆台上,另一端设有上顶盖,上顶盖上设有一个能上下垂直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连通自平衡压力室的小孔;所述下底座上设有围压通道和传感器连线通道;所述围压通道连接围压电泵;所述传感器连线通道连接围压压力传感器;下底座和上顶盖边缘处各设有螺孔,并通过螺杆将下底座、上顶盖和套筒组合并密封。
在上述的一种岩石流变实验系统,还包括两个溢流阀,即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分别与偏压压力传感器和偏压电泵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分别与围压压力传感器和传感器连线通道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岩石流变实验系统,所述千斤顶内设有用于实现活塞下降的活塞下降通道和用于实现活塞上升的活塞上升通道;所述活塞下降通道分别与手动泵和偏压电泵连接;所述活塞上升通道只与手动泵连接;所述手动泵设有用于选择调节活塞下降或者上升的转向阀。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完全实用;2. 可以进行岩石流变试验,并且加载吨位大、刚度大、控制和采集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围压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工作平台1、反力框架2、围压室3、千斤顶4、偏压电泵5、围压电泵6、手动泵7、自动数据采集器8、偏压压力传感器9、围压压力传感器10、下压头11、下底座12、套筒13、上顶盖14、活塞15、第一溢流阀17、第二溢流阀18、上压头19。
实施例:
首先,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平台1;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反力框架2;设置反力框架2内的围压室3;设置在围压室3上方依次叠放并固定在反力框架2上的千斤顶4、偏压电泵5和围压电泵6;与千斤顶4连接的手动泵7;一个自动数据采集器8;以及同时与自动数据采集器8连接的偏压压力传感器9和围压压力传感器10;所述偏压压力传感器9与偏压电泵5连接;所述围压压力传感器10与围压电泵6连接;偏压电泵5与千斤顶4连接;围压电泵6与围压室3连接;另外,还包括两个溢流阀,即第一溢流阀17和第二溢流阀18;第一溢流阀17分别与偏压压力传感器9和偏压电泵5连接;第二溢流阀18分别与围压压力传感器10和传感器连线通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帆,未经张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站核岛高抗震电缆支架
- 下一篇:核电站核岛高抗震梯式电缆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