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3399.2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谦;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静脉 输液 留置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具体是一种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替代传统的一次性输液针的输液器械,以减少患者重复穿刺的痛苦和减轻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量,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结构一般包括由针管座和穿刺针头组成的穿刺组件、胶塞、导管座以及留置导管。其中,留置导管设置在导管座前端,导管座侧面上设有穿刺针翼片,留置导管轴向贯通构成针头活动的的针头通道,胶塞固定设置在导管座中,穿刺组件中的穿刺针头穿过胶塞插入留置导管中。使用时通过穿刺针头引导留置导管刺入静脉,随后拔出穿刺组件,此后利用留置导管向患者进行持续的动静脉输注药液。由于穿刺组件是一次性使用的,为了避免在进行垃圾处理或回收处理过程中针头刺伤人,导致二次交叉感染,现有的静脉输液留置针上都会附上安全保护套组成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对使用过的留置针进行保护。现有的安全保护套通常为一种圆管状构件,长度长于穿刺组件,内孔与针管座间隙配合,安全保护套的内腔构成穿刺组件容纳腔,安全保护套一端的管壁上设有楔形切口,安全保护套相对的另一端附近设有由接近方形的、带有止退结构的窗口构成的锁槽,锁槽与楔形切口之间设有轴向切缝构成的引导槽道连接,安全保护套设有楔形切口的一端与三通导管座可拆卸连接,针管座上的穿刺针翼片穿过引导槽道露在安全保护套管壁外,当完成穿刺时,手捏穿刺针翼片顺引导槽道后拉至锁槽将穿刺针翼片卡住,使针管座和穿刺针头均藏至安全保护套的内腔即穿刺组件容纳腔中,从而防止针头刺伤人。现有的安全保护套由于结构所限,仍存在以下缺陷:1、当完成穿刺时,要一手拿住安全保护套,另一只手捏住穿刺针翼片顺引导槽道后拉至锁槽将穿刺针翼片卡住,使针管座和穿刺针头均藏至安全保护套的内腔即穿刺组件容纳腔中,因此需要两只手操作,比较繁琐,操作不便;2、由于楔形切口及引导槽道的存在,穿刺针头仍有可能从引导槽道的缝隙中露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缝隙中露出的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包括针管护套、留置针组件、管状安全保护套本体和穿刺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针管座和穿刺针头,留置针组件包括导管座和留置导管,留置导管设置在导管座前端,导管座侧面上设有穿刺针翼片,保护套本体长度长于穿刺组件,所述针管护套与导管座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组件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保护套本体内腔中,所述穿刺组件在保护套本体内腔中具有处于内腔前端的待用状态和处于内腔内端的用后状态,所述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还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或锁扣机构及按压式脱扣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使所述穿刺组件在待用状态下具有将穿刺组件推向内腔内端的弹性力,所述锁扣机构将所述穿刺组件锁定在待用状态,所述按压式脱扣机构用于解锁所述锁扣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弹性复位机构及锁扣机构及按压式脱扣机构,当完成穿刺动作后,只需单手按压按压式脱扣机构将所述锁扣机构解锁,弹性复位机构就会将穿刺组件推向内腔中将针管座和穿刺针头均藏于其中,从而防止针头刺伤人造成交叉感染,操作非常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打开针管护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待用状态内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用后状态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包括针管护套1、留置针组件3、管状安全保护套本体2和穿刺组件4,所述穿刺组件4包括针管座402和穿刺针头401,穿刺针头401固定在针管座402前端上,留置针组件3包括导管座302和留置导管301,留置导管301固定设置在导管座302前端上,导管座302侧面上设有穿刺针翼片303,可以是一侧或两侧。本具体实施例中保护套本体2为圆管状,长度长于穿刺组件4,以保证能够将穿刺组件4完全藏于内部。所述针管护套1与导管座302卡接,所述针管护套1与导管座302可拆卸连接,针管座402可以是圆柱形或前端略小的圆锥台形,针管座402的直径与安全保护套本体2内孔直径间隙配合,所述穿刺组件4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保护套本体2内腔中,所述穿刺组件4在保护套本体2内腔中具有处于内腔前端的待用状态和处于内腔内端的用后状态,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3还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或锁扣机构及按压式脱扣机构,本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针管座402上套设有压缩弹簧5,所述针管座402后端表面设有肩阶,所述压缩弹簧5后端抵在所述肩阶上,压缩弹簧5前端抵在保护套本体前端的内壁上使所述穿刺组件4在待用状态下具有将穿刺组件4推向内腔内端的弹性力,由此构成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如图4所示;当然,还可以在保护套本体内腔的内端设置一条拉簧,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针管座402上,另一端连接在保护套本体内腔的内端构成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但是本结构会导致保护套本体长度加长。所述保护套本体2沿轴向设有导向滑槽201,所述针管座402外壁上设有径向凸块4021,所述凸块4021间隙配合在导向滑槽201中且端部露在保护套本体2外,所述保护套本体2外壁上沿轴向设有翘板件,最好靠近前端,与待用状态下针管座40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翘板件6朝向保护套本体2后端的一端上与所述凸块402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与凸块4021相配的挂钩601,挂钩601朝向保护套本体2管壁,所述挂钩601勾住凸块4021阻止穿刺组件4滑向保护套本体2内腔的内端构成所述锁扣机构,所述翘板件6另一端为解锁端602,解锁端602与保护套本体2管壁之间需留有按压的间隙,从而构成所述按压式脱扣机构,在按下解锁端602时,另一端上翘,挂钩601脱离凸块4021,穿刺组件4可以滑向保护套本体2内腔的内端而得到保护,如图5所示。本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由于穿刺组件4在滑向保护套本体内腔的内端后,同时穿刺针头401还处于压缩弹簧5中,绝对不可能从保护套本体2上的导向滑槽201中露出,因此安全性更高。为了防止出现由于误碰解锁端602而导致未使用过的穿刺组件4滑向保护套本体2内腔内,所述解锁端602靠近针管护套1,所述针管护套1朝向解锁端602一侧设有延伸至解锁端602的按压下方的挡块101。当然,锁扣机构也不是唯一的,也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如:在所述针管座402上设有径向弹簧容腔,所述径向弹簧容腔中依次设有螺旋弹簧和柱状解锁按钮,待用状态下,保护套本体外壁上与径向弹簧容腔对应的位置设有按钮孔,所述解锁按钮端部从按钮孔中穿出外露,所述解锁按钮外露部分朝向保护套本体末端一侧为斜面设置构成所述锁扣机构。当完成穿刺动作后,只需单手按压解锁按钮,解锁按钮被压向径向弹簧容腔,当压至斜面部分与按钮孔中接触时,由于所述针管座402上压缩弹簧5的弹力和斜面的作用,解锁按钮会进一步被退向径向弹簧容腔中从而解锁,穿刺组件4可以滑向保护套本体内腔的内端而得到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针式吸引器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空气清新剂芳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