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陶瓷瓶颈坯体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2318.7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5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仲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仲礼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海城区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 代理人: | 傅启英 |
地址: | 5374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陶瓷 瓶颈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锥形陶瓷瓶颈坯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对于长颈瓶陶瓷一般分体式拼接的方式,瓶颈和瓶身都独立制作,传统的陶瓷坯体一般都是采用手动制作,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形陶瓷瓶颈坯体成型装置,它结构简单,采用旋转磨头将模具内的坯体进行旋转打磨成型,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U型坯体成型装置支架1、低速旋转电机2、伸缩杆3、锥形磨头4、伸缩压紧装置5、瓶颈模具槽6,所述的U型坯体成型装置支架1的中间设置有低速旋转电机2,低速旋转电机2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3,伸缩杆3的下端设置有锥形磨头4,U型坯体成型装置支架1的两端设置有伸缩压紧装置5,伸缩压紧装置5的内侧均设置有瓶颈模具槽6。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将两侧瓶颈模具槽通过伸缩压紧装置压合在一起,然后注入陶瓷坯体,然后锥形磨头在低速旋转电机带动下旋转对模具内的坯体进行旋转打磨,快速形成陶瓷瓶颈坯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答,采用旋转磨头将模具内的坯体进行旋转打磨成型,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U型坯体成型装置支架1、低速旋转电机2、伸缩杆3、锥形磨头4、伸缩压紧装置5、瓶颈模具槽6,所述的U型坯体成型装置支架1的中间设置有低速旋转电机2,低速旋转电机2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3,伸缩杆3的下端设置有锥形磨头4,U型坯体成型装置支架1的两端设置有伸缩压紧装置5,伸缩压紧装置5的内侧均设置有瓶颈模具槽6。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将两侧瓶颈模具槽通过伸缩压紧装置压合在一起,然后注入陶瓷坯体,然后锥形磨头在低速旋转电机带动下旋转对模具内的坯体进行旋转打磨,快速形成陶瓷瓶颈坯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答,采用旋转磨头将模具内的坯体进行旋转打磨成型,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仲礼,未经陈仲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2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