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下颌托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1720.3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军;魏兰双;刘连厂;史双友;张旭;王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F5/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0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下颌 托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下颌托举器。
背景技术
全身麻醉及深度镇静、昏迷患者多有舌后坠发生,造成患者上呼吸道梗阻,无法有效通气。双手托下颌是缓解舌后坠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手托下颌既费力又占用人力资源,一人处理患者时,因双手占用,其他工作无法展开,耽误患者救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以替代手工方法使患者仰头托起下颌,并可稳妥固定面罩的自动下颌托举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相对设置有I型固定支撑杆和L型活动支撑杆,I型固定支撑杆和L型活动支撑杆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带有调节旋钮的调节齿槽,调节旋钮的顶部设置有下颌托,L型活动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锁定旋钮的锁定齿槽,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带。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固定带为两两相对设置的四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下颌托举器使用时,患者去枕平卧,旋转调节旋钮将下颌托降至最低,旋转锁定旋钮将L型活动支撑杆调至最外端,将底座置于患者的颈枕部,使I型固定支撑杆贴于患者下颌左侧,旋转锁定旋钮将L型活动支撑杆调至患者下颌右侧,旋转调节旋钮将下颌托调至患者双侧下颌角处,继续旋转调节旋钮直至患者头向后仰,下颌被托起,然后用固定带将面罩固定于患者口鼻处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下颌托举器,替代手工方法使患者仰头托起下颌,达到解除舌后坠的目的,减少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并通过固定带稳妥固定面罩,将医生双手彻底解放出来,使其它工作可以顺利展开,有利于救治患者。固定带为两两相对设置的四根,固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下颌托举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自动下颌托举器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下颌托举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相对设置有I型固定支撑杆2和L型活动支撑杆3,I型固定支撑杆2和L型活动支撑杆3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带有调节旋钮4的调节齿槽5,调节旋钮4的顶部设置有下颌托6,L型活动支撑杆3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锁定旋钮7的锁定齿槽8,底座1上设置有固定带9,固定带9为两两相对设置的四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下颌托举器使用时,患者去枕平卧,旋转调节旋钮4将下颌托6降至最低,旋转锁定旋钮7将L型活动支撑杆3调至最外端,将底座1置于患者的颈枕部,使I型固定支撑杆2贴于患者下颌左侧,旋转锁定旋钮7将L型活动支撑杆3调至患者下颌右侧,旋转调节旋钮4将下颌托6调至患者双侧下颌角处,继续旋转调节旋钮4直至患者头向后仰,下颌被托起,然后用固定带9将面罩固定于患者口鼻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实用新型自动下颌托举器相同,就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未经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1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