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体集料路床力学参数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0103.1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4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斌;黄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体 集料 力学 参数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体集料路床力学参数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量和货车载重量的显著增大,山区公路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设置避险车道是目前解决山区公路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避险车道路床集料主要采用天然砾石集料,目前主要采用贝氏仪实验来研究集料的承压特性,即压板沉陷实验测定垂直荷载与沉陷量的关系。然而将其运用于评价避险车道路床散体集料承压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模拟现场车轮-集料的沉陷特性。因此,对于沉陷量较大的路床散体集料,开发一种更好地接近避险车道路床散体集料沉陷特性的试验方法及其装置,以指导避险车道路床散体集料设计参数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避险车道路床散体集料沉陷特性室内研究的准确性,以更好地指导避险车道路床散体集料设计参数的选择,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体集料路床力学参数试验装置,可以开展更为接近避险车道路床散体集料的沉陷特性试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体集料路床力学参数试验装置,包括固定的钢横梁,所述钢横梁下方设置有装入集料并整平的集料箱,所述集料箱在集料堆的中心位置放置有外包橡胶皮的车轮组,所述钢横梁和车轮组之间安装有向车轮组中心施加荷载的油压千斤顶。
进一步的,所述油压千斤顶和车轮组之间设置有钢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箱的尺寸为长1.5m×宽1.5m×高1m。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组呈半圆弧形,其半径R=0.5m,长度L=0.95m,高度H=0.35m。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组内的平台高度h=0.25m。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组为单轮组车轮或双轮组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单轮组车轮的宽度B=0.2m。
进一步的,所述双轮组车轮是由两个单轮组车轮并列连接而成,两个单轮组车轮之间的距离D=0.1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有利于进行单轮组与双轮组车轮-散体集料沉陷试验方法,设计了集料箱、荷载反力施加装置来研究车轮沉陷与路床集料设计参数(集料的粒径、集料外形特征及集料铺设状况等)的关系,提高了避险车道路床散体集料沉陷特性室内研究的准确性,为避险车道路床集料设计参数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轮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轮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料,2-集料箱,3-车轮组,31-单轮组车轮,32-双轮组车轮,4-钢横梁,5-油压千斤顶,6-橡胶皮,7-钢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散体集料路床力学参数试验装置,包括固定于地上的钢横梁4,所述钢横梁4下方设置有装入集料1并整平的集料箱2,所述集料箱2在集料堆的中心位置放置有外包橡胶皮6的车轮组3,所述钢横梁4和车轮组3之间安装有向车轮组3中心施加荷载的油压千斤顶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料箱2的尺寸(长×宽×高)为1.5m×1.5m×1m;所述油压千斤顶5和车轮组3之间可以设置有钢垫块7以调整高度,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述车轮组3呈半圆弧形,其半径R=0.5m,长度L=0.95m,高度H=0.35m,内部平台高度h=0.25m。所述车轮组3可以是单轮组车轮31或双轮组车轮32,所述单轮组车轮31的宽度B=0.2m,所述双轮组车轮32是由两个单轮组车轮31并列连接而成,两个单轮组车轮31之间的距离D=0.1m。
在本实施例中,该散体集料路床力学参数试验装置所进行的散体集料路床力学参数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把集料1按相应粒径、厚度等要求装入集料箱2中并整平;(2)根据试验工况安排把车轮组3放在集料堆的中心位置,对齐后在车轮组3和钢横梁4之间安装油压千斤顶5;(3)试验开始,先进行预加压,然后向车轮组3中心逐级加载,待沉陷稳定后观测记录各级荷载作用下车轮组3的沉陷量;(4)加载至在某级荷载下沉陷量不再变化或者不能继续再加载,卸载,进行下一组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0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强度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测量铜电解精炼中始极片柔韧度的简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