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光源、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9704.0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付伟;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40 | 分类号: | H01S5/40;H01S5/024;H01S5/042;G03B21/20;F21V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源 发光 装置 投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光源、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光源作为一种新型的高亮度光源,正被逐步应用于照明、显示等领域。在激光光源中,激光元件作为一种固态光源,又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单颗激光元件的输出光能量有限,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通常需将多个激光元件集成在一起进行合光输出。
然而,由于每个激光元件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当将多个激光元件集成在一起时,其散热处理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图1是在同一导热基板上安装多个激光元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0为导热基板,120为激光元件,安装在导热基板的表面。激光元件120为TO封装结构,它具有帽状的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包括固定面121,该固定面上包括两个电极引脚122。该两个电极引脚122插入到导热基板110内部,导热基板内部设置有电路层,每个激光元件通过两个电极引脚与电源的正负电极实现电连接,以对激光元件进行供电,而每个激光元件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固定面121垂直向下传导到导热基板。由于导热基板的导热能力有限,为了能及时导走每个激光元件所产生的热量,相邻激光元件之间就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这使得整个激光光源的体积庞大,且由于激光元件在导热基板上太分散,也使得后续对其输出光束进行合光时困难。这样,激光光源的体积和散热互为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好且结构紧凑的激光光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光源,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
安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至少两列平行相邻的激光元件,所述激光元件具有一固定面,该固定面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固定面由过其中心且平行于该两列激光元件走向的直线划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上设有两个引脚;所述两列相邻的激光元件中,每列激光元件的固定面的第二区域均朝向另一列激光元件;
在所述两列相邻的激光元件之间所述导热基板内设有一条流体通道,其中该流体通道至少覆盖该两列激光元件中每个激光元件的固定面的30%;
该两列中各激光元件的两引脚的连线方向与该流体通道的走向的夹角不大于10度,且该两个引脚穿过所述基板中流体通道在该基板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面。
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至少覆盖所述两列相邻的激光元件中每个激光元件的固定面的40%。
优选地,所述导热基板上设有多列激光元件,在任意相邻两列激光元件中,每列中的各激光元件的固定面朝向另一列的区域均为相同的区域;
在对应该相同区域为第二区域的两列激光元件之间,所述导热基板内设有流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导热基板内设置有至少两条彼此平行的流体通道,且至少部分各流体通道相互串联和/或至少部分流体通道相互并联。
优选地,所述激光元件的两个引脚的连线方向与流体通道的走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导热基板上设有相邻的两个激光元件阵列,其中第一激光元件阵列中任意一个激光元件的固定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分界线的方向均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二激光元件阵列中任意一个激光元件的固定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分界线的方向均平行于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上述激光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
波长转换装置,包括波长转换层,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激光光源的激发光并出射受激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上述发光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激光元件的固定面与导热基板的第一表面紧密接触实现了将激光元件的热量传导到导热基板,该热量能够被流体通道中的流体带走实现快速散热;同时,固定面上的两个引脚穿过导热基板中流体通道在导热基板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面,这样可以实现导热基板的轻薄化;而且,固定面上的两个引脚的设置位置偏离该固定面的中心,且在相邻的两列激光元件中每列各激光元件设有引脚的区域背向另一列激光元件,以增大设于该两列激光元件之间的流体通道的距离,以增大流体通道的流量以及减小压损;而通过设置激光元件两引脚的连线方向与流体通道的走向的夹角不大于10度,使得在激光元件的引脚与流体通道的最小距离受到限制时可以实现导热基板的小型化和激光元件排布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同一导热基板上安装多个激光元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9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压自锁保护装置及包含其的无芯中频感应炉
- 下一篇:电净化部件的通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