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式鼓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8380.9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8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明 |
主分类号: | G10H3/12 | 分类号: | G10H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正***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式鼓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打击乐器,尤指一种电子式鼓垫。
背景技术
爵士鼓,又名架子鼓,是一套具有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的组合,可应用于各种音乐类型中。电子鼓则是使用电子合成器来发出鼓声的电子式打击乐器,主要包括电子合成器以及打击面两个部分,在外观上有些接近爵士鼓,但体积及鼓面相对较小。
基于音乐类型及演奏类型多元化,许多鼓手必须熟悉爵士鼓及电子鼓。然而,在演奏场合及练习环境中,同时设置爵士鼓及电子鼓是相当耗占空间的,而且爵士鼓的大、中、小鼓及钹的位置及高度与电子鼓不同,已熟悉爵士鼓的鼓手也需要花些许时间重新适应电子鼓的鼓和钹的位置,以重新培养手感。因此,若能将爵士鼓直接改装成电子鼓,将可以解决鼓手适应的问题,并且减少两套鼓所占用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式鼓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式鼓垫,包括:
一底座,其上表面的边缘部具有一向上凸起的框缘,其下表面的边缘处具有一向下凸出的框堤,该框堤扣固于一爵士鼓的鼓框;
一打击区块,其设于该底座的中心;
一用以感应该打击区块震动的第一触发器,其设于该底座的第一电子零件槽中,并位于该打击区块的底部;
一用以感应该框缘震动的第二触发器,其设于该底座的第二电子零件槽中,该第二电子零件槽接近该框缘的位置。
较佳地,其中该底座为以橡胶材料一体成型的结构。
较佳地,其中该底座的上表面中心成型有一中心凹槽,该打击区块设于该中心凹槽中,该中心凹槽的槽底具有该第一电子零件槽。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电子零件槽中具有一用以封蔽该第二触发器的封蔽结构。
较佳地,其中该打击区块填满该中心凹槽,且其上表面与该底座的上表面的高度齐平。
较佳地,其中该打击区块为由橡胶制成的结构。
较佳地,其中该框堤与该底座的下表面交界的角落处具有一补强结构。
较佳地,其中该打击区块以外的底座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一个饰槽,该饰槽中嵌设有LED灯组及其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与该第一触发器耦合。
较佳地,其中该饰槽为围绕该打击区块的单圆环状结构。
较佳地,其中该饰槽为围绕该打击区块的多重同心圆环状结构。
较佳地,其中一插座盒固定于该底座的侧边,该插座盒中设有一插座,一第一走线槽和一第二走线槽开设于该底座的下表面,该第一触发器和该第二触发器的线路都经由该第一走线槽和该第二走线槽连接至该插座。
较佳地,其中该底座是由一第一座体和一第二座体通过多个螺丝组合而成。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座体的中心设置有该打击区块;该第一座体的上表面边缘部成型有该框缘。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座体的上表面的中心成型有该第一电子零件槽,该第二座体的上表面接近边缘处成型有该第二电子零件槽;该第二座体的下表面的边缘部成型有该框堤。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座体的上表面接近边缘处设有一插座槽,该插座槽中设有一插座,该插座槽与该第一电子零件槽之间以该第二走线槽连接,该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的线路都经由该第一走线槽和该第二走线槽连接至该插座。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座体的下表面中心设有一锁合孔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式鼓垫,其可直接套组于爵士鼓的鼓框上,以电子式鼓垫取代爵士鼓的鼓皮,将爵士鼓改装为电子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式鼓垫,其直接框套于爵士鼓的鼓框上,组合、换置、拆卸均不需使用工具如螺丝、螺栓元件等,方便、快速并且组合稳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式鼓垫,其底座是通过底部周边的框堤而套合于爵士鼓的鼓框外缘,可制成不同尺寸,以顺应各种尺寸的爵士鼓鼓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式鼓垫,其附加LED灯组,该LED灯组的电路板与第一、第二触发器耦合,打击区块或框缘被敲击时LED即依电路板的程序及信号预设而闪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式鼓垫的第一实施例俯视平面图;
图2A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2B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式鼓垫与爵士鼓的组合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式鼓垫与爵士鼓的鼓框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式鼓垫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
图6为图5的C-C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明,未经李俊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83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放射性监测装置
- 下一篇:随节奏摇摆的音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