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拐杖握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8116.5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8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钱立生;何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立生;何建昌 |
主分类号: | A45B9/02 | 分类号: | A45B9/02;A45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韩龙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拐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杖握把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调整发光模块的照明角度的拐杖握把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许多行动不便者、登山者在行走时均会使用拐杖来作为辅助支撑工具,以协助支撑身体重量减轻脚部负担,进而达到省力的功效。现有的拐杖为了进一步在夜间或暗处提供照明,会在拐杖握把的前端设置发光模块,以供用户照亮前方确保行走安全。
然而,现有拐杖握把的发光模块均以特定角度固定于该拐杖握把上,例如在使用该拐杖时该发光模块的光线仅能照向使用者的正前方,若使用者想要照亮正前方靠近其自身的地面,则必须将该拐杖倾斜一角度,该发光模块的光线才得以照向地面,但此时该拐杖即失去支撑的作用,导致使用者必须先于照明时看清前方地面状况,再将该拐杖恢复垂直地面状态再开始行走,此种无法持续照明的状况不仅使得使用者会感到害怕,更无法确保使用者行走安全,从而使用者在夜间或暗处使用拐杖行走时,现有拐杖握把的发光模块无法有效的提供使用者所需的照明。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拐杖握把结构,改善现有拐杖照明的问题,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公开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拐杖握把结构,以期达成能调整发光模块的照射方向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拐杖握把结构,其包括一握把本体、一发光模块及一电源模块。该握把本体包含二壳体,这些壳体彼此结合并于一端形成一开口,且各该壳体对应该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凸块;该发光模块包含一第一发光部与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设置于该开口内并枢接于这些壳体,以使该连接部相对该握把本体旋转,且该连接部包含一弧面与二侧面,各该侧面设有圆弧状排列的多个凹槽,而这些凸块依据该连接部相对该握把本体旋转的角度卡固至对应的凹槽中;以及该电源模块设置于该握把本体并电连接该第一发光部。
如上所述的拐杖握把结构中,这些凹槽分布于各该侧面的上下侧,且这些凸块对应设于该开口中各该壳体的内侧壁的上下侧。
如上所述的拐杖握把结构中,各该侧面的上下侧均设有五个凹槽,且该开口中各该壳体的内侧壁的上下侧均设有二个凸块,这些凸块在该连接部相对该握把本体旋转后卡固于这些凹槽的任意相邻的二个凹槽中。
如上所述的拐杖握把结构中,该连接部的各该侧面设有一圆孔,且该开口中各该壳体的内侧壁设有一圆柱,该圆柱设置于该圆孔中。
如上所述的拐杖握把结构中,该连接部与该第一发光部的衔接处具有一第一斜面,其对应于各该侧面的下侧。
如上所述的拐杖握把结构中,各该壳体的开口处具有一第二斜面,基对应于该开口的下侧。
如上所述的拐杖握把结构中,该壳体设有一蜂鸣器,该蜂鸣器电连接该电源模块。
如上所述的拐杖握把结构中,该壳体设有一第二发光部,该第二发光部电连接该电源模块。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拐杖握把结构,是通过将发光模块以连接部枢接于握把本体上,使该发光模块可相对该握把本体旋转,并通过连接部上的凹槽与握把本体上的凸块来固定该发光模块相对该握把本体的旋转角度,达到用户能调整发光模块的照射方向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拐杖握把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拐杖握把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拐杖握把结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拐杖握把结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拐杖握把结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拐杖握把结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拐杖握把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拐杖握把结构
10 握把本体
11 壳体
111 凸块
112 圆柱
113 第二斜面
12 开口
13 蜂鸣器
14 第二发光部
20 发光模块
21 第一发光部
211 第一斜面
22 连接部
221 弧面
222 侧面
223 凹槽
223a 凹槽
223b 凹槽
223c 凹槽
223d 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立生;何建昌,未经钱立生;何建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8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