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灵敏紫外光电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715.3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2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毕竞;胡海城;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0/02 | 分类号: | H01J40/02;H01J40/04;H01J40/06;H01J40/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 紫外 光电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紫外光电管,属于紫外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焰的辐射是具有离散光谱的气体辐射和伴有连续光谱的固体辐射,其波长在0.1~10μm或更宽的范围,为了避免其他信号的干扰,常利用波长<300nm的紫外辐射,或者火焰中特有的波长在4.4μm附近的CO2辐射光谱作为探测信号。紫外线传感器只对185nm~260nm狭窄范围内的紫外辐射进行响应,而对其它频谱范围的光线不敏感,因而可以利用它对火焰中的紫外辐射进行检测。到达大气层下的地面的太阳光和非透紫材料作为玻壳的电光源发出的光波长均大于300nm,故火焰探测的220nm~280nm中紫外波段属太阳光谱盲区(日盲区)。紫外火焰探测技术,使系统避开了最强大的自然光源一太阳造成的复杂背景,使得在系统中信息处理的负担大为减轻,所以可靠性较高,加之它是光子检测手段,因而信噪比高,对极微弱信号具有检测能力,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反应时间极快的特点。与红外探测器相比,紫外探测器更为可靠,且具有高灵敏度、高输出、高响应速度和应用线路简单等特点。因而作为紫外探测器的敏感元件的紫外光电管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燃烧监控、火灾自报警、放电检测、紫外线检测、及紫外线光电控制装置中。目前国内生产的紫外光电管一般灵敏度在1000cps~2000cps,没有能够生产灵敏度大于3000cps的紫外光电管,这就抑制了高灵敏度、快速、远距离等特点的紫外探测器的研制与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紫外光电管容易受外界电源干扰,灵敏度不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高灵敏紫外光电管采用了只对短于260nm光谱范围的紫外线辐射产生光电效应的光电阴极和光电阳极和能透过185nm紫外线辐射的钼组透紫玻璃,减少了外界光源的干扰,灵敏度提高,同时设计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灵敏紫外光电管,所述光电管包括钼组透紫玻壳、光电阴极、光电阳极、金属支杆和玻璃底座,所述钼组透紫玻壳与玻璃底座封接形成玻璃腔,所述的金属支杆贯穿玻璃底座并固定在玻璃底座上,所述的光电阴极和光电阳极设置在玻璃腔内的金属支杆的上端,所述钼组透紫玻壳由钼组透紫玻璃材料制成,所述光电阴极和光电阳极由金属镍制备。
前述的高灵敏紫外光电管,所述光电阴极和光电阳极为平板形状。
前述的高灵敏紫外光电管,所述的金属支杆为四根,所述四根金属支杆沿着所述钼组透紫玻壳的圆周均匀的设置。
前述的高灵敏紫外光电管,所述光电阴极和光电阳极相互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四根金属支杆上端。
前述的高灵敏紫外光电管,所述光电阴极和光电阳极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前述的高灵敏紫外光电管,所述光电管还包括充排气管,所述充排气管设置在所述玻璃底座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玻璃底座与钼组透紫玻壳和充排气管通过火头封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高灵敏紫外光电管采用了只对短于260nm光谱范围的紫外线辐射产生光电效应的光电阴极和光电阳极和能透过185nm紫外线辐射的钼组透紫玻璃因而对日光和室内照明光源的辐射没有响应,有效避免了其他信号的干扰;光电阴极和光电阳极的面积比一般的紫外光电管的阴光电阳极有所增大,增大了对紫外辐射的接收面积;此外,还能够很好的防止自然光源引起的误报以及有效提高了对紫外辐射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灵敏紫外光电管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灵敏紫外光电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阳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阴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扶附图标记含义为:
1、钼组透紫玻壳;2、光电阳极;3、光电阴极;4、金属支杆;5、玻璃底座;6、充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高灵敏紫外光电管,光电管包括钼组透紫玻壳1、光电阴极3、光电阳极2、金属支杆4和玻璃底座5,钼组透紫玻壳1与玻璃底座5封接形成玻璃腔,金属支杆4贯穿玻璃底座5并固定在玻璃底座5上,光电阴极3和光电阳极2设置在玻璃腔内的金属支杆4的上端,其中钼组透紫玻壳1由钼组透紫玻璃材料制成,光电阴极3和光电阳极2由金属镍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树脂封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八角铜帽的管状保险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