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水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5189.9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2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华;金星;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周长清 |
地址: | 41001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水环境的深水电池箱。
背景技术
大部分深海设备都自带电池,而陆地上常用电池不能直接用于深海环境,必须对陆地上常用电池进行封装。一般采用将软包锂电池组封装放入电池箱的方式,电池箱在深海受到海水压力时,电池箱内外压差会随着海水深度增加不断增大,因此电池箱必须有强大外壳来克服强大海水压力,否则电池箱将被海水压力压变形造成进水短路起火或爆炸。由上可知,电池箱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水对电池的影响;2、水压对电池箱体的影响;3、箱体内隔离油体积变化的影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加一个油皮囊进行压力补偿。但是油皮囊自身容易老化,易脱落,因而造成电池箱的检修频率较高,并且还会导致箱内进水,造成电池短路爆炸或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的深水电池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水电池箱,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电池组,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密封箱体的盖板,所述箱体设有用于平衡内外压差的压力平衡件和压力补偿油,所述压力平衡件为膜片并设于盖板与箱体之间,所述压力补偿油充满于箱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箱体和/或盖板与膜片的接触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增强密封的孔槽。
所述孔槽位于箱体和/或盖板上安装孔的外圈处。
所述箱体与压力平衡件的接触面上设有一圈用于增强密封性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箱体的箱口形状相同。
所述箱体的内壁与电池组之间、膜片与电池组之间均设有将电池组固定在箱体内的张紧组件。
所述张紧组件为橡胶块组,包括位于电池组四周的水平橡胶块和位于电池组上方的垂直橡胶块。
所述垂直橡胶块与膜片之间设有非金属的隔离板。
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排除箱体内空气的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一端穿过膜片与箱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盖板外部空气中。
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补充或排出压力补偿油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设有控制开闭的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深水电池箱,盖板与箱体之间的压力平衡件为膜片,箱体内充满变压器油,膜片变形面积大,增加了补偿体积,深水的压力通过膜片传到变压器油,从而使箱体内外压差达到平衡状态,解决了水压对箱体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箱体设有进出口,可以加入或排出多余的变压器油,解决了箱体内隔离油体积变化对箱体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增设了排气阀,能够及时排空箱体内的气体,减少气体在深水下被压缩对箱体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平衡件安装时受到挤压,膜片变形陷入环形凹槽和孔槽内,达到加强端面密封的效果,解决了水压对电池箱体的影响;
(5)本实用新型的深水电池箱不需要强大箱体来克服海水压力,箱体厚度低,电池可以采用软包锂电池或铅酸电池,降低了深水电池箱的总重量,也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压板;2、盖板;21、排气阀;3、膜片;4、箱体;41、进出口;42、阀体;43、环形凹槽;44、孔槽;5、水密接插件;6、安装孔;7、电池组;8、隔离板;9、张紧组件;91、水平橡胶块;92、垂直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深水电池箱,包括箱体4、水密接插件5和电池组7,箱体4与水密接插件5连接,电池组7套上橡胶护套后放入箱体4,防止与金属材质箱体碰撞发生短路,箱体4上方设有盖板2,盖板2用于密封箱体4,与箱体4固定连接。电池组7采用软包锂电池或是铅酸电池,单体电池按照所需电压连接成电池组7,电池组7的正负极通过水密接插件5连到箱体4外侧,箱体4与水密接插件5连接处配有防短路堵头。深水电池箱的电压容量可以通过电池组7不同的接线方式来调整,或是增加箱体4的体积,增加电池组7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5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