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柴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000.2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7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单明;吴金山;李佳蓉;赵春生;李定凯;杨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B1/20 | 分类号: | F24B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生物 颗粒 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柴灶,属于生物质燃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有关统计结果(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胡金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农业工程学报,2002(5):87~91),我国1999年生产约6亿4千万吨的秸秆,按热值折合约3.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09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着直接燃烧木柴、秸秆的普通柴灶,但是目前的主要利用方式还是以粗放式燃烧为主,存在效率低下和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例如传统柴灶的热效率只有18.7%,而且PM2.5、CO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偏高(魏晓明,魏泉源,魏秀英,肖俊华,陈晓夫,董仁杰.不同炉灶和燃料类型对改善农户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6(10):236~239),由此造成了严重的能源不必要浪费、室内外空气污染和身心健康危害,因此,对传统柴灶进行科学化、合理化改造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柴灶,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现有柴灶存在的不足,在不改变农民传统炊事习惯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普通柴灶的燃烧和传热性能,来满足对传统柴灶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要求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柴灶,含有锅具和灶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具的下底面布置有多个翅片;在锅具下面的灶膛内设有生物质颗粒燃烧器,且该生物质颗粒燃烧器(4)的顶部周围安装有表面光滑的金属反射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反射面为曲面或圆弧面,且与锅具的下底面的曲率相同。所述的多个翅片(5)以锅底为圆心径向布置,呈放射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特征是: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含有料箱、进料装置、风机、送风管和燃烧室;燃烧室为一上端开口的双层圆筒,在内外层圆筒间形成环形风腔;燃烧室由炉箅分隔成两个空间,上部为炉膛,下部为风室;所述风机与送风室相连,送风室出口分别设有一次风调节阀和二次风调节阀;所述送风管由一次进风管及二次进风管组成,一次进风管一端通过一次风调节阀与送风室相连,另一端与燃烧室下部的风室连接;所述二次进风管的一端通过二次风调节阀风阀与送风室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环形风腔连接;在燃烧室内层圆筒壁面上均匀分布一圈二次风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装置包括与料箱相连的进料管和设置在进料管内的进料绞龙,进料绞龙的一端与炉膛的进料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手摇柄。所述的二次风出风口采用斜向出风口。
所述的炉箅采用绕中心轴翻转的孔板式炉箅,上面均匀布置多个直径为3-5mm的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①通过采用生物质颗粒燃烧器代替原有的炉箅子,实现了生物质燃料的高效清洁燃烧,减少污染排放;②通过在生物质颗粒燃烧器顶部周围增加表面光滑的金属反射面,减少了火焰对灶壁和地面的辐射散热,提高了对火焰辐射热的利用效率;③通过在锅具底面增加翅片,增大了锅具吸热表面积,提高了火焰对烟气流热的利用效率;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容易,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柴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为多个翅片在锅具底部的布置结构)。
图3为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4的C-C剖面图。
图中各部件表示:1-锅具;2-灶壁;3-金属反射面;4-生物质颗粒燃烧器;5-翅片;6-炉膛;7-料箱;8-进料管;9-进料绞龙;10a-一次风送风管;10b-二次风送风管;11-燃烧室;12-炉箅;13-手摇柄;14-风机;15a-一次风调节阀;15b-二次风调节阀;16-二次风出风口;17-环形风腔;18-炉膛;19-风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柴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该柴灶含有锅具1和炉膛6。锅具1的下底面布有多个翅片5;灶壁2内部由一个生物质颗粒燃烧器4代替原有的炉箅子,且该生物质颗粒燃烧器4的顶部周围安装有表面光滑的金属反射面3;金属反射面为圆弧形,且与锅具1的下底面平行;多个翅片5以锅底为圆心径向布置,呈放射状(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形学图上量读尺与现地用图尺
- 下一篇:总线收发器信号分离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