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用户分界断路器内置电压互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1327.6 | 申请日: | 201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华;宋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华;宋东亮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用户 分界 断路器 内置 电压互感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用户分界断路器内置电压互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随着城市电网、农村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化,大量安装在户外柱上的负荷开关、断路器等柱上设备得到推广和实地应用,部分产品得到了用户和配电部门的一致好评,然而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全国气候各不相同、各地区所呈现的空气污染物也各不相同,尤其以沿海地区含盐分和水分较高、西北地区煤炭以含硫量高,由此对电压互感器安装在户外特殊场合的背景对其安装附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在负荷开关和断路器上的电压互感器是外置的,这种电压互感器不但结构复杂,安装和拆卸比较复杂,而且绝缘性和密封性比较差,抗老化、抗紫外线和抗凝露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用户分界断路器内置电压互感器装置,它不但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比较容易,而且绝缘性和密封性比较好,抗老化、抗紫外线和抗凝露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用户分界断路器内置电压互感器装置,它包括壳体,在壳体的正面设有若干电源引入孔,在壳体内设有互感器主体,所述的互感器主体设有高密度励磁硅钢片铁芯,在高密度励磁硅钢片铁芯上缠绕有铜漆包线圈,在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电源引出孔,电源输入线穿过电源引入孔与铜漆包线圈的高压侧连接,铜漆包线圈的低压侧连接的电源输入线穿过电源引出孔伸出壳体外。
所述的壳体设置为环氧树脂外壳。所述的壳体的正面设有两电源引入孔,两电源引入孔分别为B相电源引入孔和C相电源引入孔。所述的壳体的侧面设有两电源引出孔,两电源引出孔分别为b相电源引入孔和c相电源引入孔。所述壳体的背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在壳体的上部设有上安装板,在上安装板、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上都设有螺孔,壳体通过在螺孔内插入螺钉与智能用户分界断路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不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容易安装及拆卸;绝缘性能及密封性能良好,能充分满足智能分界断路器的操作电源;而且具有高强度的抗老化、抗紫外线、抗凝露,电压比精度高、外形尺寸合理,能满足智能分界断路器装配形式及电网要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用户分界断路器内置电压互感器装置,它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为环氧树脂外壳,在壳体1的正面设有若干电源引入孔,本实施例的壳体1的正面设有两电源引入孔,两电源引入孔分别为B相电源引入孔4和C相电源引入孔5,在壳体1内设有互感器主体,所述的互感器主体设有高密度励磁硅钢片铁芯2,在高密度励磁硅钢片铁芯2上缠绕有铜漆包线圈3,在壳体1的侧面设有若干电源引出孔,本实施例壳体1的侧面设有两电源引出孔,两电源引出孔分别为b相电源引入孔6和c相电源引入孔7,电源输入线穿过电源引入孔与铜漆包线圈3的高压侧连接,铜漆包线圈3的低压侧连接的电源输入线穿过电源引出孔伸出壳体1外,所述壳体1的背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安装板8和右安装板9,在壳体1的上部设有上安装板10,在上安装板10、左安装板8和右安装板9上都设有螺孔11,壳体1通过在螺孔11内插入螺钉与智能用户分界断路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高密度励磁硅钢片铁芯外按照一定电压比例缠绕铜漆包线,用于切割电场所形成的电感应,将电压由10kV高压转化为220V低压的一种物理过程,高密度硅钢片铁芯与铜漆包线用绝缘层经高温环氧树脂浇注后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华;宋东亮,未经李德华;宋东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1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