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膏体泵喂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1203.8 | 申请日: | 201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6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民;王旋;吴静轩;王琦婷;张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远利废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8 | 分类号: | B65G33/18;B65G33/26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周帅 |
地址: | 262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膏体泵 喂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体介质的泵送系统的喂料装置,特别涉及膏体介质输送泵的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送膏体介质的泵送系统中,由于物料具有极高的黏度且流动性差,造成膏体泵的吸料变得十分困难,影响了泵送效率。现有的喂料装置都没能很好的解决为膏体泵连续喂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连续给膏体泵喂料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膏体泵喂料装置,包括壳体,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平行设置且转向相反的两根搅拌轴,其中一搅拌轴上设有左旋螺旋叶片,另一搅拌轴上设有右旋螺旋叶片;左旋螺旋叶片和右旋螺旋叶片交错设置;两根搅拌轴与连接在壳体上的动力装置动力相连,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左旋螺旋叶片和右旋螺旋叶片错开半个螺距设置,左旋螺旋叶片和右旋螺旋叶片在相应搅拌轴表面上突出的径向高度大于所述两根搅拌轴轴间距的二分之一。
所述左旋螺旋叶片和右旋螺旋叶片直径相等。
所述左旋螺旋叶片和右旋螺旋叶片的螺距自进料口向出料口逐渐减小。
膏体类物料具有高黏度和流动性差的特点,物料极容易粘附于螺旋叶片和搅拌轴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搅拌轴,通过分别设在两根搅拌轴上的两条旋向相反且交错设置的两螺旋叶片实现物料的传输,两螺旋叶片对物料向前推送同时,又可相互破粘,同时还具有对物料进行碾搓和破碎的作用。因而,可实现膏体物料的连续输送。采用两螺旋叶片的螺距自进料口向出料口逐渐减小的技术措施,可使物料所受压力增大,从出料口流出的物料以一定的压力压入膏体泵中,从而解决了膏体泵吸料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实现对膏体泵的连续喂料,可有效解决膏体泵吸料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两搅拌轴上螺旋叶片交错设置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膏体泵喂料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6,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7。壳体1内设有平行设置的两根搅拌轴,分别是附图标记为2的搅拌轴和附图标记为3的搅拌轴,两搅拌轴的直径相等,两搅拌轴的转向相反,搅拌轴2上设有一条左旋螺旋叶片4,搅拌轴3上设有一条右旋螺旋叶片5。左旋螺旋叶片4和右旋螺旋叶片5的径向尺寸形同,即两螺旋叶片的直径相等、旋向相反。左旋螺旋叶片4和右旋螺旋叶片5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含义为轴向错开和径向交叠;轴向错开具体是指左旋螺旋叶片4和右旋螺旋叶片5轴向错开一段距离,一般以错开半个螺距为宜;如图3所示,径向交叠具体是指两螺旋叶片在邻接处有径向交叉,为了保证两螺旋叶片的径向交叉,左旋螺旋叶片4在搅拌轴2轴表面上突出的径向高度要大于所述两根搅拌轴轴间距的二分之一,右旋螺旋叶片5在搅拌轴3轴表面上突出的径向高度要大于所述两根搅拌轴轴间距的二分之一。亦就是说,左旋螺旋叶片4和右旋螺旋叶片5交错设置的目的是让所述两螺旋叶片在两根搅拌轴之间呈现如下状态:如图4所示,即左旋螺旋叶片4在所述两根搅拌轴之间的两相邻两凸峰4-1之间为右旋螺旋叶片5的一个凸峰5-1,同样的道理,右旋螺旋叶片5在所述两根搅拌轴之间的两相邻两凸峰5-1之间为左旋螺旋叶片4的一个凸峰4-1;简而言之,就是在两根搅拌轴之间,左旋螺旋叶片4和右旋螺旋叶片5的凸峰依次交错设置。所述的两搅拌轴与连接在壳体上的动力装置动力相连,动力装置由同步齿轮箱8和驱动机9构成,同步齿轮箱输出端与两搅拌轴连接,同步齿轮箱输入端与驱动机连接,驱动机通过同步齿轮箱可驱动两搅拌轴实现同步、同速和转向相反的转动。驱动机9一般选用电机,亦可选用液压马达等可提供动力的装置。
为了增大物料的输出压力,可将所述左旋螺旋叶片4和右旋螺旋叶片5的螺距设置为自进料口向出料口逐渐减小,左旋螺旋叶片4和右旋螺旋叶片5螺距逐渐减小的幅度要一致,也就是说两螺旋叶片除旋向不同外,其它参数完全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远利废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远利废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1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拆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式锁气卸灰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