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0456.3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林;崔瑞;郭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B02C17/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卧式 搅拌 介质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介质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是矿业行业中贫、细、杂矿石的解离,还是造纸填料、化工催化剂、颜料、制药粉剂等的制备,细磨、超细磨技术及装备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搅拌磨具有能量密度高、占用空间小和粉磨效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发展。
搅拌磨通常是由充填了研磨介质的研磨筒和一个旋转的搅拌器构成。旋转的搅拌器带动研磨介质运动,研磨介质产生冲击、剪切和摩擦作用使物料受到超细粉碎、混合与分散。相对于立式搅拌磨机的敞开式研磨室而言,卧式搅拌磨机的密闭研磨室所允许的搅拌器转速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因此卧式搅拌磨机内可以使用仅有数毫米的研磨介质。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卧式搅拌磨机连续工作时研磨介质会随着料浆流一起排出,故要求在卧式搅拌磨机排料端加装可靠的研磨介质与产品分离装置,允许研磨产品料浆排出磨机的同时将研磨介质留在磨机内。
现有的分离装置是在卧式搅拌磨机的排料端加装筛网来分离较粗的研磨介质,这种分离方式的缺陷是:1、由于卧式搅拌磨机内研磨介质活跃程度高,筛网容易磨损,频繁地更换筛网将影响设备的作业率;2、筛网容易堵塞,料浆流中被短路的粗颗粒很可能堵塞筛网,被磨损至与筛孔尺寸相当的研磨介质也可能堵塞筛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不堵塞和耐磨损的用于卧式搅拌磨机的介质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通过轴孔固定在卧式搅拌磨机的主轴上,位于研磨室排料口一端。该装置由带定位凹槽的圆形平板、10~20个直叶片和带定位凹槽的环形平板组成,每个直叶片的一端通过螺钉均匀地固定在带定位凹槽的圆形平板对应的倾斜的第二定位凹槽处,每个直叶片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均匀地固定在带定位凹槽的环形平板对应的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处。
所述带定位凹槽的环形平板的形状和结构是:带定位凹槽的环形平板的外直径为卧式搅拌磨机的研磨室直径的0.8~0.9倍,带定位凹槽的环形平板的内外直径差为卧式搅拌磨机的研磨室直径的0.18~0.22倍,带定位凹槽的环形平板的一个环形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的数量为10~20个。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的中心线与带定位凹槽的环形平板半径的夹角α为10°~30°,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的倾斜方向与该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每个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为通槽,宽度b相同,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的中心开有第一阶梯孔。
所述带定位凹槽的圆形平板的形状和结构是:带定位凹槽的圆形平板的直径与带定位凹槽的环形平板的外直径相同,带定位凹槽的圆形平板的中心开有与主轴键配合的轴孔;带定位凹槽的圆形平板的一个平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倾斜的第二定位凹槽,倾斜的第二定位凹槽的数量与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的数量相同,倾斜的第二定位凹槽与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为镜像对称设置,每个倾斜的第二定位凹槽中心开有第二阶梯孔。
所述直叶片的横截面形状与倾斜的第一定位凹槽和倾斜的第二定位凹槽的槽面形状相同,直叶片的两端开有螺纹孔,直叶片的高度为卧式搅拌磨机的研磨室直径的0.08~0.18倍。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经济效果:
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卧式搅拌磨机的主轴上,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场,处于其附近的研磨介质将被抛向研磨室内壁处,由于本装置紧靠研磨室排料口一端,被抛向研磨室周边的研磨介质将沿着研磨室内壁返回研磨室内,料浆流则在给料压力的作用下穿过直叶片间的间隔排出磨机。这种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动态工作,基于离心力场原理,没有细密的孔结构,不存在堵塞问题,正常运行时其周围不存在研磨介质,故不易磨损。此外倾斜叶片结构流体阻力小,可以降低主轴的旋转负荷。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不堵塞和耐磨损的特点,适用于卧式搅拌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带定位凹槽的环形平板4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带定位凹槽的圆形平板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直叶片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0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