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9931.5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李金水;董坚龙;魏峰;葛林文;王斌;孙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02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计量 分离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油井油气计量分离器除砂工艺流程配套设施,具体而言是一种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油生产过程中,进行产液量计量的设备主要是油气计量分离器(以下简称分离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油井产出液中砂、蜡、聚合物等杂质的影响,内部逐渐出现腐蚀、砂堵等问题,对计量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底部积砂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因分离器设计等原因,清砂时分离器底部积砂不能够完全清理干净,久而久之,沉砂聚集在分离器底部,就形成了砂桥,导致计量时的误差远大于分离器最大允许误差±10%内的规定要求。在分离器量油时,原油直接通过管线进入分离器计量。由于油井在生产过程中,会产出大量的粉细砂等杂质,计量时随井液直接进入分离器内,由于分离器沉砂包内竖隔板与砂包底面距离非常小,约1~2厘米,分离器隔板与筒体内部之间的连通孔为一些宽度约1~2厘米的细缝,极易造成砂堵。因此,采油工就需要经常对分离器进行清砂,一般每隔15-20天左右,就必须清砂一次,清砂周期较短,工作量大,影响油井正常计量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设计了一种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立式隔板、水平隔板、排砂管、法兰。其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为圆筒型顶部封闭结构,上部设有通孔,在垂直于通孔的轴线上设有立式隔板,下部设有水平隔板,在壳体的底部设有排砂管,排砂管底部与法兰联接。
上述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中的水平隔板上设有沉砂孔。
上述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中的法兰设有螺栓孔。
上述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中的排砂管底部设为外螺纹或为卡箍头结构。
上述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中的壳体顶部和下底为平面结构或球面结构。
工作原理是:当计量油井产量时,井液进入沉砂装置后,由于管径增大,流速瞬间降低;在垂直隔板和水平隔板的作用下,井液流速、流向、流态发生变化,由于原油、地下水、天然气、地层砂等的重度差别,天然气从垂直隔板顶部通道直接进入分离器,油、水、砂在切向进口和垂直隔板的作用下,成“∪”型流进分离器,此间井液所携泥、砂在自身重力和水平隔板产生的涡流的作用下,沉于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安装在分离器进口处,能够有效阻止或减少井液中的泥、砂等杂质进入分离器,提高油井计量精准度,减少清砂次数,减轻员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轴测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现场应用示意图。
附图中,1.壳体,2.立式隔板,3.水平隔板,4.排砂管, 5.法兰,6. 分离器,7. 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8.分离器进口,9.排砂阀门,10.“U”型管,11.分离器出口;A.通孔,B.沉砂孔,C.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阐述:
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由壳体1、立式隔板2、水平隔板3、排砂管4、法兰5。其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为圆筒型顶部平顶封闭结构,上部通孔A与分离器进口8串联,壳体1的底部排砂管4法兰5与排砂阀门9、分离器出口11的 “U”型管10联接。油井原油计量完成后,打开沉砂装置下部排砂阀门9,关闭分离器6的进、出口阀门,油井产出液进干线,冲洗油气计量分离器沉砂装置7数分钟后,倒入正常生产流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9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